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胡双钱:一双钳工手 托起大国飞机梦
//www.workercn.cn2016-07-22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新华网上海7月21日电(记者 何中然)从支线客机ARJ21到干线客机C919,我国民用客机的发展从无到有,背后凝聚了几代航空人的心血。这其中既有科研人员创新研发的智力基础,也离不开一线工人高超的技艺支撑。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一位航空工匠的故事,他把36年的职业生涯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他用手中的锉刀和一根根钻针,托起了中国的民用客机梦。

胡双钱在工作台上操作机器。 新华网记者何中然 摄

   从看飞机到造飞机

   故事的主人公叫胡双钱,是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钳工工人。胡双钱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就喜欢飞机的他经常从上海的中山北路的家里跑到大场机场,和小伙伴一起看飞机起降。1978年,中学毕业的胡双钱来到上海飞机制造厂技校学习,在技校毕业后进入上海飞机制造厂成为一名钳工。

   时值我国“运10”项目研制过程中,刚入厂的胡双钱有幸参与了中国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见证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客机“运10”成功飞上蓝天。“太震撼了,”胡双钱这样形容第一次看到‘运10’成功上天的情形,“那时候从没见过有这么大的飞机在天上飞”。虽然后来“运10”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无限期搁置,但是参与“运10”工程的经历让胡双钱对国产飞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是从那时起,胡双钱有了让中国自己的客机飞上蓝天的梦想。

   怀揣着梦想,胡双钱在工作中更加努力,主动上手精度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的工作,慢慢开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给自己定下来一套规矩,工作前先看懂图纸,了解工艺要求和技术规范;在接收零件时,先按照图纸检查上道工序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再动手加工零件;加工贵重零件前,一定先用废料试验一遍,拿准了才动手。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中,胡双钱总结了许多先进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原理都很简单,却是保持产品高质量的“诀窍”。

  胡双钱加工出的零件,零件上的孔径内壁是倾斜的,加工难度大。新华网记者何中然 摄

   在“头发丝”上“跳舞”

   2002年,国产ARJ21支线飞机项目正式立项研制;2008年,国产大型客机C919项目正式立项研制,中国人的大飞机梦随着这两型飞机的出现再次被点燃。

   在飞机设计定型及各项试验的过程中需要许多特制件,这些零件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钳工加工是进行获得零件工最直接的方法。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开始发挥作用。ARJ21-700飞机的起落架需要安装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这个接头外形复杂、孔径小、精度高,每个接头上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0.024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直径一半不到。

   “这是上级交派的任务,我不做谁做?”胡双钱认真分析技术资料,反复思考加工方案,在同等的废料上进行试验,确保万无一失。最终胡双钱依靠自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完成了这个令他自己都感到“紧张”的任务,加工的零件一次性通过质量管理部门和适航管理部门的检验,并立即被送去安装。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胡双钱这里却一次次的得到完美解决。在C919 大型客机的平尾零件上,有一个直径1.6毫米、位于连接接头的小孔,孔槽位置精度为0.15毫米,孔和基准面有15度的角度,并且钻孔位置离上平面距离50厘米,加工精度很难保证。胡双钱利用角度台虎钳加固位置,用小的钻夹头装夹在大的钻夹头里,既接长了钻头又起到了加工时的稳定作用。之后,他用中心钻定位,在确保钻孔位置后,再进行加工……零件被丝毫不差的生产出来。

   胡双钱说,一个合格的工人,不仅要有手艺,更要勤于思考。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