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牛头岛上的“铁血之师”(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6-27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牛头岛上的“铁血之师”

——记“全国工人先锋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预制厂

正在给沉管浇灌水泥的工人。中工网记者朱晶晶摄

正在扎钢筋的工人。中工网记者朱晶晶摄

  65年前,这里曾爆发解放万山群岛战役,历时75天,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和平。65年后,这座见证历史进程的小岛正见证另一个历史的发生:在这座集现代化、高科技于一体的超级工厂里,汇集了几千名全国最优秀最顶尖的建设者,日以继夜地坚守在施工一线,共同铸造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这一历史传奇。

  有人说,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建设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作为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参建者,站在世界顶尖的舞台上,如何塑造一支精力旺盛、战斗力持久的团队,如何在长时间的施工建设中保持攻坚克难的锐气,如何在施工建设中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工区承载着荣誉,也担负着沉甸甸的使命。

  经得一番彻骨寒

  “轰隆隆”的混凝土泵送系统响彻入夜的牛头岛,已经凌晨三点钟,厂房里依然灯火通明。不少值夜班的员工已经披上了蓝色的防寒服,广东今年第四次“入冬”终于成功了,岛上温度一下子下降了不少,而且经常处于伴随着大风,沉管预制厂的半夜还是有点多少让人感觉到寒凉。

  Ⅲ工区二分区工程部技术员吴恒穿梭在模板之间,来回指导着施工人员进行振捣作业。“虽然参加工作不到半年,但已经记不起是第几次值班参与浇筑混凝土了。”他说道,“这已经是工区第100次混凝土浇筑了,想想之前的前辈们经历了多少个这样的夜晚。”说完,他笑着又走到了墙体的另一边检查钢筋笼里的混凝土振捣情况。工区大约每一个星期就要进行一次混凝土浇筑,而每次混凝土浇筑要进行两天一夜,不过这种“在状态”的工作氛围,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每次进行深坞坞门关闭作业都是一次“大动作”,要控制一万多吨重的混凝土结构坞门从寄存区“漂移”到坞口处,不仅要出动近十台卷扬机,而且需要设备部、工程部和作业人员全程监视着这个“大块头”的移动轨迹。十一月份的牛头岛还是艳阳高照,耀眼的光线穿过轻薄的云朵直射到这些穿着橙色战袍的“斗士”身上,而汗水不知道在他们脸上和衣服上风干了多少次。

  “2号阀门,2号阀门,打开50度”设备部部长刘远林用对讲机正与坞门另一头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指挥着作业人员进行坞门排水起浮。此时的他已经在太阳底下暴晒了两个多小时,阳光的强度仿佛已经使得大家睁不开双眼。但他始终注视着坞门底部的起浮情况,一有偏差,马上下令作业人员进行调整。“嘿,食饭了,食饭了。”一辆皮卡车正绕着山边开辟的小道颠簸着,缓缓开过来。司机朱哥给在坞门上作业的工作人员送午饭来了,用娴熟的粤语大声喊到。每次进行坞门启闭作业,大伙都要全程驻守在坞门上,协力配合,丝毫不能出任何一点差错,所以大伙的午饭基本上都是露天“解决”的。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