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如果不是港珠澳大桥,我没机会来这里”(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6-27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如果不是港珠澳大桥,我没机会来这里”

——记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者

中工网记者朱晶晶

“蜘蛛侠”中工网记者朱晶晶摄

工人在切割钢筋。中工网记者朱晶晶摄

  夏季的南方天气湿热。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工地上,建设者热情正酣,都想抓住台风季节来临前的黄金施工季,争分夺秒地推进工程建设。他们正在用汗水“浇筑”这个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工程。

  这里不是什么好地方。四周都是茫茫大海,想下岛一次实属不易。远离家庭,远离朋友,来到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的选择绝不是图一时之快,“如果不是港珠澳大桥,我没机会来这里”,这群中国“鲁滨逊”的语气里夹杂着很多情感,但他们高昂的语调能听出他们的骄傲。

  面对着已经完成超过80%的“超级工程”,他们有理由“骄傲”。港珠澳跨海大桥是世界最大的海中桥岛隧工程,整个工程最大的难点在于要实现长180米、重8万吨沉管在水下40多米处厘米级精度的对接,难度极大。这项工程不是普通的堆砌,而是要在海里“钉钉子”,筑人工岛,而且还要保证深海里的隧道120年不漏水。“这是中国人以前没有干过的事,一切都需要慢慢摸索”,一位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岛上的建设者都是从各个项目抽调过来的,从“一盘散沙”到“铁打的团队”,流过的血汗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2010年初来珠海,我们只有6个人,看到港珠澳大桥的新闻报道,想到即将参与这么大的超级工程,我们都感觉特别自豪”。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Ⅰ工区副总工刘昊槟回忆到,然而,当领导给他布置了详细任务后,顿时心里觉得沉重了起来。“港珠澳大桥桥隧的转换需要由岛来过渡,而偌大的伶仃洋竟找不到合适的岛屿。经专家认证,需要在海上建立东、西两个人工岛,完成桥梁和隧道的转换和对接。出于环保考虑,项目部舍弃了传统“精卫填海”式抛石筑岛的方案,创新地提出用深插钢圆筒的方式筑岛。把一个个高度跟16层楼差不多,重500多吨,横截面如半个网球场大小的巨型钢圆筒深插固定在海床上,环绕成圈,填砂筑岛。”从“一窍不通”到“技术达人”,他守住了寂寞,担起了重任,并且荣获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我不后悔,能全程参加这样一个大的工程让我学会很多技术,所有的劳动都是人生经典,下一个这样的工程就难不倒我”。

  “建岛的时候是最苦的,我们在船上住了一年多,真是伶仃洋里叹零丁”,首批参建的Ⅰ工区副总工靳胜告诉记者,“生活船就像一个大海上飘着的移动房屋,船上紧密排着两溜集装箱。船虽小,密度却大。每个集装箱上下铺睡6个人,20多个集装箱,共住了150多人。洗漱共用一个大水槽,一百来号人都在这洗漱,吃饭在船上的一个小食堂,食物都是海运来的。海上风浪很大,珠江口每年6级以上大风有200多天,小船经常摇摆颠簸,晃得人很难受。”他沉思了一会,很显然不想过多的去回忆。“不过现在好了,岛上总算有一个落脚的地方,走在陆地上就踏实”。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