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杜雪平:“拼命三娘”把中国社区全科医生推向世界
//www.workercn.cn2016-06-15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全科医生从基层走向世界

  众所周知,基层是最难留住人才的地方,但在杜雪平这里,这个魔咒仿佛被打破了。

  “一个好的全科医生是能扎根基层的全科医生,但个人的扎根是难以满足基层需要的,打造一个好的团队是根本,因此,提高团队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和医学素养是关键。”杜雪平说。

  杜雪平的要求很高,但她认为这是必须,也是必要的。因为“越规范,人才才能越聚集;在北京做得好,在国内做得好,才能走向世界。”为了让月坛的全科医生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为居民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杜雪平曾数次出国学习,并和多所国外的优秀大学建立合作交流关系。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零交流的前提下,杜雪平是如何打消合作方的顾虑,完成“破冰”之旅的。

  杜雪平找的第一家学校是美国费城大学的一家可供全科医生实习的诊所,在说明来意后,对方表示没什么兴趣,态度也很冷漠。这让抱着很大希望的杜雪平很是失落。

  碰壁并没有让杜雪平舍弃目标,2001到2003年,杜雪平三次找到美国全科医师培养排名前五的威斯康辛大学家庭医学院,前两次均以失败告终。就在2003年,中国成功抗击非典的经验吸引了美国权威医学院的教授们,他们希望了解中国的成功经验。

  就这样,从2004年开始,月坛每年输送2—3名全科医生或研究生去美国学习,由此开启了中国全科医生出国交流的先河。如今,月坛已经成功建立了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间稳定的全科医生互派培训交流渠道,输送了数十名月坛全科医生到国外学习。

  为了让国内的全科医生加强学术交流,杜雪平组织举办了第一届北京市全科医学论坛,并准备了一个百人的会场。可开幕时,会场却挤满了从全国各地赶来的200多名医生,大大超出预期。

  更让她意外的是,很多全科医生在看到2名美国家庭医生后的反应:“我们是第一次听美国医生讲课。”这让杜雪平坚定了连续举办学术会议的想法,并坚持了下来。而北京市全科医学论坛也成为国内外全科医生交流的平台,大大开阔了中国全科医生的视野,也逐渐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全科事业。

  “拼命三娘”获全世界肯定

  帮扶中西部贫困地区社区卫生走上平稳发展的道路,多年来一直是杜雪平内心的希望,在获得“笹川卫生奖”3万美金的奖励后,她一直在考虑该如何将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购买40台笔记本电脑,捐赠给呼和浩特和乌鲁木齐市的社区卫生机构。

  “我觉得作为一个好医生,不仅要把月坛建设好,将人才培养出来,为附近的居民服务好,更多的应该去支持贫困地区。”

  同事们给杜雪平起了个外号,“拼命三娘”。虽是玩笑话,但足以见得她每日的辛苦,因为很少有人看到她休息。但就在2010年5月20日,“拼命三娘”破天荒地休息了一天。这一天,是她获奖的日子。每年,“笹川卫生奖”都会在全球范围内评出一位在卫生发展方面取得成就的个人,在最终确定的9名候选人中,杜雪平脱颖而出,成为获得此项奖项的中国第一人。

  能够站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社区全科医生的风采,让杜雪平颇感自豪,但对她而言,获奖是一件淡然的事,这份对名利淡如菊的态度就像她当初为何选择走上全科道路一样,“是偶然也是必然,但既然走上了就要走下去。”淡然却无丝毫马虎,平淡却注定不平凡,这是杜雪平职业生涯的写照,也是中国所有扎根基层的社区全科医生的缩影。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