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黄忠:给巴基斯坦人民带去光明
//www.workercn.cn2016-05-24来源: 四川日报
分享到:更多

  “往左边一点,对,再来一点。”一个头戴蓝色安全帽的师傅,一只手拿着对讲机,一只手指挥着挖掘机的作业方向。他,就是2016四川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巴基斯坦卡洛特项目部土建施工队队长黄忠。5月16日,当记者电话连线到身在巴基斯坦的黄忠时,他正在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工地上忙碌。“来水电七局工作是我的选择,我无怨无悔。”只有高中学历的黄忠,如今已经在水电站施工一线奋斗了20多个年头。

  初到公司,黄忠不失时机地汲取新知识、新营养。工作中,他虚心向师傅求教。空闲时,他研究施工方案,琢磨施工图纸。其间,黄忠也急躁烦闷过,但想到师傅的教导和工友们的鼓励,黄忠坚持了下来,成为了土建施工的行家里手。他的能力有目共睹:2002年,在新疆吉林台电站冬季施工中,他采取对电站施工体保温等措施,打破了新疆冬季夜晚不能施工的惯例,被业主、监理方称为“钢铁工人”。在广西龙滩电站建设大坝上,为了确保电站能如期下闸蓄水,他和工友们连续奋战,提前1周把坝体3000多根拉杆钢筋头顺利切割并修复完成。

  在巴基斯坦,从最开始的用手比划,到现在四川话、普通话、英语、乌尔都语以及阿拉伯语的混合交流,黄忠用了8年时间拉起来一支50多人的队伍。对于这些当地雇员而言,黄忠不仅是领导,还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工作生活习惯的老大哥。“师傅就像我的长辈,不光教我技术,还教我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今年28岁的伊克拉姆,是黄忠在巴基斯坦收的小徒弟。别看他现在既能开起重机、浇混凝土,又能绑扎钢筋、砌水泥墙,是个施工作业中的“多面手”,可当初进工程队时把黄忠气得够呛。

  刚进工程队时,伊克拉姆和其他的雇员一样,一发工资就离岗去消费,而且一离岗就是一个星期。作为伊克拉姆的师傅,黄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曾推心置腹地对伊克拉姆说:“你现在年轻,如果只顾着玩,不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不多学点技术,不多积攒点工资,以后怎么成家?”如今,伊克拉姆已经成为了工地上的小工头。

  驻外8年,黄忠与家人聚少离多。“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人,想到这些我心里无比内疚。”黄忠说,当看到经过几年辛苦工作,修建起来的大坝矗立在峡谷中,给巴基斯坦人民带去了光明,就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张庭铭 本报记者 郝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