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负重前行的白衣天使王克荣
//www.workercn.cn2016-05-1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外地人口、劳务派遣工成护士群体主力;高压、高强度、低保障凸显职业困境——

负重前行的白衣天使  

  编者按

  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国际护士理事会将每年的5月12日设立为国际护士节。

  为了解护士的工作现状,《工人日报》记者跟随北京三级医院一名普通护士进入手术室进行了实地采访,体会到护士工作艰辛的同时还探寻到,近几年来,招聘外地劳务派遣工为合同制护士已成为各级医院填补护理人员短缺的重要途径,“来自外地农村、没有户口、编制外、低工资、低保障”也是护士面临的困境。

  在今天这个属于护士的节日里,以此报道向坚守在医院一线的白衣天使们致敬!

  当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克荣还在她的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忙碌的时候,在这个城市对角线的另一端,手术室新来的年轻护士单彩玲也正在参与着一次次生命救援。

  在生命不断降临和消逝的医院,她们的爱心、专业、耐心、坚守是南丁格尔精神的最佳诠释,但高压高强度低保障的生存状态,却与社会对她们的职业期待形式巨大反差。在以外地人口、劳务派遣工为用工主体的环境下,她们如何践行南丁格尔精神?

  平凡小护士的一天

  普外科手术室护士单彩玲(应采访对象要求化名),每周要上1个24小时的大夜班和3个8小时的白班,还有随机的备班。5月8日凌晨一点多,她就是在大夜班时被医院的电话叫醒的。医院专门给值班护士配手机,有时在地铁里听到有相同铃声,她都不自觉进入紧张状态。单彩玲来自安徽农村,是北京市六里桥附近一家三级医院的护士,今年22岁,参加工作3年,到手术室1年,此前是儿科ICU病房护士。

  今天的手术是神经外科的突发患者。单彩玲一直在普外科,虽然之前背过开颅手术的操作,但还没有上台经验,她想叫备班援助。医院规定:备班护士,不论是几点被呼叫,必须在半小时内到岗。但这台手术已来不及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简单地术前讨论会,熟悉手术步骤后,她熟练地换好无菌服,别好头发,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利索地进入手术室开始准备工作:确认手术通知,从无菌间取消毒用品,调节室温,调节仪器、刷手,铺无菌机械台,准备器械、布类、药品、输液等用具。一切准备妥当,病人被转入手术室,医生就位。

  凌晨三点,手术正式开始。单彩玲在满屋子的管线中熟练地穿梭着,她要配合手术医生,传递手术需要的刀、剪、敷料、针线等。这活并不简单,她要高度集中随时关注手术的进展情况,“手术剪刀样子差不多,其实用途差别很大,有线剪、组织剪、脑膜剪……一个好的器械护士,术中医生一伸手,就能准确地递给主刀医生需要的器械,甚至要比医生更懂‘刀’。”

  单彩玲术后告诉一同进手术室的《工人日报》记者,一般的手术要准备40件至50件手术器具,碰到大型的手术要上百件器械,而她每天大概都要准备四五台手术。

  手术间静得只剩下剪刀钳子的交叉声和监护仪发出的各种生命指征提示音,她第一次看着医生取下患者的一块头颅盖,尽管不适应,她还是配合着接下来的缝合操作,随时清理手术台上残留物。

  早上7点,手术终于顺利结束。而单彩玲已经和医生们一起,站了整整4小时。她说,最长一次手术,她站过8个小时,下肢静脉曲张已经成了外科医生、手术室护士们的“必备”职业病。

  等到做好器械清点,清理完手术室回到值班室,已近8点半。桌上留着食堂阿姨送来的包子、白粥,困意却席卷而来,她只想赶紧下班回家补觉了。

  单彩玲工作不久,她没有经历过护士长们口中的生离死别,她的成就感是每次见证新生儿的诞生,就觉得这个工作再累再脏也是有意义的。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