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钳工大师张学海:毫厘间追求极致
//www.workercn.cn2016-05-02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图为张学海正在工作中。 (资料图片)

  钳工是机械制造中最古老的金属加工工种。虽然,随着机床的发展和普及,大部分钳工作业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但还有部分精密加工需要依靠工人的手艺来完成。

  今年41岁的张学海,就是这样一个能凭手艺进行精密加工的大师级钳工。他先后获得中国兵器集团的关键技能带头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2011年又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奖。2014年,他获得了被誉为中国产业工人“诺贝尔奖”的“中华技能大奖”。可他却更愿意别人称他为“工匠”,工作了几十年,他依旧痴迷钳工台上的工作,即便是在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已经成立的今天。

  钻研,向“专”看齐向“精”发展

  1992年,18岁的张学海以全包头市技校毕业生考试钳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来到中国兵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普通工人。初到工厂,这个身材单薄、有些腼腆的小伙子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老师傅只是觉得这个小伙子每天只知道闷头在油腻腻的工作台前锯、锉、量。可就是这么一个貌不惊人、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创造了一连串纪录:19岁成为内蒙古一机集团最年轻的技术能手;21岁成为厂里最年轻的技师;29岁成为最年轻的高级技师;39岁,以他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落户在一机集团。

  “成绩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喜欢钳工这一行。”张学海诚恳地说,“当每件产品通过精雕细琢从手中变成精品后,它带给我的快乐是别人难以体会的”。

  刚进厂时,面对形形色色的零件和机床,他深感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够用。前辈们说,“车工怕车杆儿,钳工怕打眼儿。钳工钻孔的孔距只能控制在0.5毫米内”。要强的张学海憋着一股劲儿,暗自下决心自个手里一定做一名真正的好工匠。他从基础做起,向“专”字看齐,向“精”字发展,不断追求“毫厘”之间的学问,用坏了90多把锉刀,练就了一身绝活儿。他总结出的“高精度钻孔操作法”在集团公司推广应用。在一次技术表演赛中,他仅通过目测就在40多秒内手工配制出一把钥匙并成功开锁,技惊四座。

  20多年来,张学海利用业余时间进修了机械制造大专课程,写下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他跟着师父,对产品的加工,从头道工序一直跟到最后一道工序,从车、铣、刨、磨到装配各个环节都要熟悉,潜心查找问题,摸索解决之道,学习—实践—摸索—总结成为张学海钻研技术的四步公式。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