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十位“最美职工”小记:劳动之花 最美绽放(图)
//www.workercn.cn2016-04-2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4月25日,耿家盛、高凤林、顾秋亮、胡双钱、宁允展、周东红、管延安、方文墨、卢仁峰、潘玉华等10位“最美职工”(从左至右)在发布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潘 旭摄

  矢志创新创造,永远追求卓越。4月27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向全社会发布了耿家盛等10位“最美职工”先进事迹。

  他们都是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也是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勇敢追梦人。苦心练就高超的技艺技能,攻克一个个生产难关,他们以坚守和奉献,引领着“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生偶像。

  千锤百炼成神技

  焊接并不是多难的技术,但为火箭的发动机做焊接,就不是常人能胜任的了,高凤林就是一个为火箭安“心”的人。他是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先后参与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

  绝活绝非凭空得,技术还得靠苦练。高凤林被称为“和产品结婚的人”,他吃饭时拿筷子练送丝,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学实验,他的双手被严重烫伤,至今还留有疤痕。在他心里,事业为天,技能是地,而自己,要凭借一身本领立于天地之间。

  周东红是一名捞纸工人,他捞的是宣纸。纸捞得如何,成品率和产品对路率是两个重要衡量指标,他保持的纪录令人敬畏:30年中,成品率100%、产品对路率97%。这两个纪录的背后,是另一项更令人敬畏的纪录:30年中,年均完成生产任务的145.54%。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天至少要在纸槽边站12个小时以上,弯腰、转身、跨步,每天要把同一套动作重复成千上万遍……

  一次意外让卢仁峰的左手基本不能再工作,但做最好的电焊工的梦想并没有停下。他给自己定下每天练习50根焊条的底线,往往一蹲就是几个小时,一连几天吃住在车间。别人一次能做好的活儿,他得三四次才能完成。凭着经年累月的勤学苦练,卢仁峰焊接技艺不仅超出工友,还多次代表公司拿到国家级比赛的好名次。

  去年“9·3”阅兵,卢仁峰和工友们承担了5个品种的焊接任务。在车体狭小的空间里,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推倒重来,多少回从绝望到希望,卢仁峰终于突破技术难关,顺利完成任务。

  走心钻研做专家

  高铁转向架上有个“定位臂”,高铁时速达200多公里的情况下,定位臂和轮对节点必须有75%以上的接触面间隙小于0.05毫米,否则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宁允展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个间隙小于0.05毫米。

  宁允展主动请缨,向这项难度极高的研磨技术发起挑战,仅用一周便掌握了外方提供的技术。高速动车组进入大批量制造阶段后,他将目光瞄向研磨工艺,经反复摸索,试验近半年时间,发明了“风动砂轮纯手工研磨操作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接触面的贴合率也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

  35年间,加工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差错!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保持着这一纪录,原因是他找到了一套自己的方法。钳工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划线,胡双钱发明了“对比复查法”和“反向验证法”,引入数学计算,尽管在这一基础环节上做了双倍的工作量,但却为保证加工的准确和质量、减少报废等打下了基础。

  2014年5月,胡双钱的班组接到需要紧急加工ARJ21—700飞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制孔任务。胡双钱依靠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完成任务并顺利通过检验,获得了在场的技术员、调度员和生产工人的由衷赞叹。

  车工大师耿家盛提出“精益操作”理念,工作中追求“低投入、高产出”。在车床上加工零件,有的师傅从粗车第一刀开始到粗车结束,要停车测量数次,而耿家盛一次就够了。他凭的就是一个小发明,在机床手柄的刻度尺上打一个小孔,攻上螺纹,装上止动螺栓。因为肯钻研,他对流程的掌控超出常人,能够同时手工操作三台车床加工不同的零件,一天能干100多个工时。

  敢于担当铸传奇

  “做中国最好的钳工,造世界最先进的歼击机。”这是钳工方文墨的理想。如今这个理想正在成为现实,去年“9·3”阅兵,飞过天安门的5架歼—15中的很多核心零件,就是他和班组做出来的。

  能够担当如此重要的任务,方文墨靠的就是多年练就的精度。教科书上,人的手工锉削精度极限是10‰毫米。而方文墨加工的精度达到了3‰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25,这是数控机床都难以达到的精度。中航工业将这一精度命名为——“文墨精度”。

  “9·3”阅兵,跟方文墨一样激动的,还有潘玉华。新一代预警机惊艳亮相,是整个飞行队伍的神经中枢,而这神经中枢里最精密的一部分器件都是由手工焊接的。完成这项任务的,正是被称作“军中绣娘”的潘玉华。

  潘玉华所在的军工研究所还承担着捍卫国家电磁空间安全的重任。其中有一项叫做植柱的工艺。在一块一元硬币大的电子板上,焊接1144根细小的铅柱。1000多次焊接要保证一样的精度,而且,没有任何机器辅助、全凭手感。潘玉华的一手绝活,为研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其中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长公路沉管隧道。有位钳工在其中大显身手。他就是管延安,负责沉管舾装和管内压载水系统安装等相关作业。经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8次海底隧道对接任务,无一次出现问题。因为精湛的操作技艺,管延安被誉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也有一名钳工技师的身影,他就是首席装配钳工技师顾秋亮。10多年来,顾秋亮带领团队,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靠的就是勇于担当、敢啃硬骨头的精神。

  如今,顾秋亮仍奋战在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科研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奇迹默默奉献。(刘维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