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贺明俊:一个老工人的“实业救亡”故事
//www.workercn.cn2015-09-02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74年前,15岁的贺明俊考入中央电工器材厂(今湘电集团)。面对战争的威胁和磨难,他和工友们辗转迁徙,从湘潭到昆明,不忘抗战,忘我生产

 一个老工人的“实业救亡”故事

  贺明俊和老伴一起看全家福(商艳鑫/ 摄)

  恽震为第一届艺徒同学录题字(商艳鑫/ 摄)

  抗日战争时期,中央电工器材厂留守人员(资料图)

  1936年中央电工器材厂筹委会在湘潭下摄司征地(资料图)

  中央电工器材厂旧办公楼(资料图)

  湘潭电机厂艺训班第一届同学毕业留影(资料图)

  贺明俊精心保存的同学录(商艳鑫/ 摄)

  每到傍晚,89岁的老工人贺明俊都会像往常一样,在湘电集团厂区附近散会儿步再回家。这也是他们这些老工人的习惯,哪天不走一走、转一转,看一眼自己的厂房,生活中就好像缺了一块……

  “说起湘电集团的前身,可追溯到民国时期的中央电工器材厂。它就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的,承载着当时无数仁人志士的强国梦想。”在湘潭下摄司禾花村的一栋职工家属楼里,记者见到了散步回来的贺明俊老人,聆听老人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湘电集团先辈们“实业救亡”的故事。

  贺明俊是土生土长的湘潭人,也是名副其实的“老湘电”。1941年初,年仅15岁的他通过招工考试进入当时的中央电工器材厂,从此扎根在厂里,一直到1986年退休,“可以说,我们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在了这里”。

  “湘电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36年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1948年改成湘潭电机厂,1997年改制为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湘电集团有限公司。”贺明俊告诉记者:“中央电工器材厂在湘潭筹建时,我还只有10岁,关于建厂时的故事大都是从大人口里和进厂后听说的。”

  战略资源是战争胜败的关键,电力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电力工业建设又是保障国防和民生的重要支柱。而电工器材能否自给,则关系到电力资源的发展程度。

  抗日战争前夕,国民政府于1932年11月在南京的参谋本部内成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4月,国防设计委员会改组为中央资源委员会,隶属于军事委员会,主管重工业,负责创办与国防相关的工矿企业。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成立后,即将“电机、电器、电工器材、无线电机械制造”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行业。

  1936年7月,资源委员会在南京筹建中央电工器材厂,指派全国电气事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恽震为筹委会主任委员,计划下设电线厂、管泡厂、电话机厂、电机厂等四个分厂。

  “关于这段历史,在《湘潭电机厂志》里也有详细记载。”今年62岁的陈文现在该集团厂史办工作,1986年厂庆50周年时,他还专门到南京档案馆查资料,参与厂史编写工作。他告诉记者,至于当时为何将厂址选择湘潭下摄司,《湘潭电机厂志》里有这样的记载:

  当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军事势力已经由东北进入关内,中央电工器材厂建在何处,成为当时筹委会面临的现实难题,经过艰难的选择,中央电工器材厂筹委会决定将厂建在远离战火的内陆地区。在湖南勘选厂址的过程中,王守竟和恽震发现与湘潭县城隔河相望、沿着湘江的一片比较平坦的下摄司农地适合建厂,这里水道濒临湘江,陆路有粤汉、浙赣两铁路,及长衡、京滇两公路,北通汉口,东连皖赣,南达广州、桂林,西接重庆、贵阳,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建厂的理想之所。最后确定,下摄司为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生产基地。

  “1937年3月,中央电工器材厂在湘潭下摄司破土动工。1938年初,管泡厂也开始建设。”在贺明俊的记忆中,中央电工器材厂在下摄司建厂是自己年少时躬逢的一件盛事。他告诉记者:“听说工厂征地9000余亩,要建好几个厂,还要从上海带来近百名工人……一时之间,街头巷尾,人人都眉飞色舞地言传当时的盛况。”

  也就是从那时起,贺明俊开始羡慕厂里的工人,幻想自己长大后也能进厂当一名工人。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