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重庆51岁“新片警”陈晓君:一年练就社区“万事通”
//www.workercn.cn2015-06-28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更多

  中新网重庆6月28日电 (师华 章莹)“我有市局优秀社区民警教方法,还有一帮子高材生做同事,我哪有学不会、干不好的道理哦!”28日,在重庆九龙坡区西彭派出所,记者见到了51岁“新片警”陈晓君。提及领导、同事和社区群众们对他的集体“点赞”时,老陈有些腼腆地说,“其实,我很平凡……”

  他是社区“万事通”

  参加公安工作33年,干过政工,做过交巡,直到2014年7月从九龙坡区西彭交巡警大队调入西彭派出所从事社区工作,已过中年的陈晓君变换了身份,成为一名“新片警”。

  从未干过派出所工作,51岁要实现“华丽转身”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自称记性不好的老陈调侃“笨人要用笨办法”。参加社区工作以来,他随身都带着个小本子,记下的内容包罗万象:110接处警警情、社区重点人员、暂住人口信息、网上办案流程、群众求助事项……只要和工作有关,老陈都一字不漏记在本子上,也记在了心上。哪家有人生病,哪家需要帮助,哪家有家庭矛盾,他都能一一道来。

  33岁的张铭凤在西彭打工六年,为了孩子读书的事儿找到陈晓君,“陈警官,你能不能帮我联系个学校?孩子现在还在四川安岳老家,我想孩子到西彭读书”。老陈一口便应下来,让张铭凤安心上班等消息。

  接下来几天,陈晓君先后到西彭园区实验小学、区教育局、区社保局咨询孩子入学问题,了解清楚后,他并没有让张铭凤请假去办,而是主动请张铭凤委托自己代办。4天时间里,他先后到公司、区社保局调取用工合同和社保缴费证明,加上之前已经收齐的户口、租房合同、暂住证,张铭凤孩子读书的事情总算落实了。

  不到一年时间,老陈按照“地熟—门熟—人熟”的方式深入社区、贴近群众,记满了14个笔记本;社区2.5平方公里564户居民的家,处处遍布他的足迹。他总是说,“我只了解了95%,房子是死的,人是流动的,每天都有新人来、旧人走,所以我每天都会要求自己比昨天更努力5%。”

  他是群众“贴心人”

  小李是“老西彭”,一年前因吸毒被治安拘留,出来后,原来的厂子不能干了,一直闲在家里啃老。父母看着已经三十好几的儿子满心无奈,找到老陈希望能帮儿子找个工作。

  “我的事情不要你管,我有父母养我不需要你操心”,还没进门,小李就给老陈来了个“下马威”。“我知道,你上次吸毒是因为好奇,我也知道你自己也觉得丢人,逃避有用吗?这样算什么英雄好汉!”老陈一席话似乎刺激到了小李,他没有辩驳反而嚎啕大哭起来。

  “过去的就过去了,你的工作我帮你找!”老陈把蹲在地上的小李扶了起来。他主动当上了小李再就业的担保人,打消了用人单位的疑虑。如今,小李已经在西彭园区新厂子工作大半年,去年年底还被评为了优秀员工。

  老陈说,“做群众工作,千万不能戴有色眼镜,只要是社区的居民有困难,都要用十分的力气去帮,而这部分人的‘疙瘩’解开了,诉求解决了,社会才会更加安定、和谐。”

  “老陈的工作状态比很多刚参加工作的新警还有热情,还有干劲,还踏实”,这是所长陈伟对陈晓君的评价。

  同事们说,“陈老师干的不是工作,是事业。”

  近一年时间里,陈晓君白天开展社区工作,晚上组织协勤巡逻。户口清理、门牌登记、暂住人口及重点人口管理……随便问啥,他都对答如流,“要保持工作热情,数十年如一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每一天工作都当成第一天工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