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肉孜麦麦提·巴克:知识改变命运 时代成就梦想
//www.workercn.cn2015-04-21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知识改变命运 时代成就梦想——记全国技术能手、民族团结模范个人肉孜麦麦提·巴克

  新华网乌鲁木齐4月21日电(记者 熊聪茹)在准噶尔盆地荒凉广袤的戈壁,红柳扎根沙砾,正萌生出鹅黄的嫩芽。

  就在这片热土上,新疆油田公司重油开发公司采油作业五区采油六班班长肉孜麦麦提·巴克从绿洲村庄的初中生,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和中石油技能专家,并获评全国民族团结模范个人,他凭借刻苦钻研和不断创新,描绘出精彩的人生轨迹,成为知识型现代产业工人的楷模。

  肉孜麦麦提·巴克的父亲是新疆和田县巴格其乡的一名教师。“知识改变命运”是父亲常说的一句话。

  1991年,肉孜麦麦提来到2000多公里之外的克拉玛依市技校求学。当时,克拉玛依油田陆续探明一批油气资源,这个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正值快速发展阶段。

  技校毕业后,肉孜麦麦提被分配到采油队,成为一线采油工。有一天天降大雨,他巡井时想重启停运的抽油机,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现场经验,拉下配电箱电闸的瞬间被电流击中,弹出几米开外,失去了知觉。这次教训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专业技术。

  肉孜麦麦提随身带着小本,记录背诵每一个专业术语。为尽快掌握汉语,他硬是将《新华字典》抄写了两遍。有一次前往东北参加培训,他去的时候背了一袋子馕饼,回来时背回一袋子书。

  渐渐地,他在技术比武中屡屡折桂,31岁成为全国青年技术能手,33岁成为中石油技能专家——在中石油几十万员工中,能获此荣誉的不过百余人。

  现代化生产模式不仅要求工人具备“铁人精神”和专业技能,还需有创新思维。工作中,肉孜麦麦提看到工友更换抽油机减速箱费时费力,还常把手指碰伤,为此,他利用废旧零件发明了“曲柄叉头膨胀器”,不仅简单安全,还节省人力物力。

  油区价值上万元的抽油机电机常常被盗,肉孜麦麦提便反复画图纸,上车床,发明了圆形螺母、三角形螺杆组成的防盗螺丝。这种螺丝投入应用后,电机被盗情况大大减少。

  肉孜麦麦提成立的“创新工作室”累计已有16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抽油机悬绳器支承盘改造、大罐浮标改造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在生产现场推广应用,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肉孜麦麦提也从普通工人变成了“发明家”。

  但他并没有停下“与时俱进”的脚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背景下,克拉玛依油田启动“数字油田”建设,互联网、信息技术走进一线员工的生活。

  看着自己辛苦梳理出的大量采油专业资料、50多万字的民汉对译培训教材静静地躺在电脑硬盘中,肉孜麦麦提萌生了打造互联网专业交流平台的想法。

  2006年,他创建的“红柳石油网”正式上线,最初几年,肉孜麦麦提陆续投入四五万元,每天要花五六个小时完善网站。如今,网站已收纳专业文章4000余篇、石油百科名词解释逾万条,注册用户5000余人,访问量超过40万人次。“这些技术不分享就会过期,我不怕被超越,在和网友交流中我也在不断进步。”

  有一回,得知来自大庆油田的网友宋宝玉急需一份技术资料,肉孜麦麦提连夜做了一份上传网站。事后宋宝玉打来电话向这位“老师”感谢,肉孜麦麦提谦逊地说:“我只是个采油工。”宋宝玉则说:“你是当之无愧的老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