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杨开科:“13年帮贫困村做4件事”写就鱼水深情(组图)
//www.workercn.cn2015-02-10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2月2日,湖北宜昌宜都市红花套镇大溪村村民周耀新用机动驳船将几位游客接送到自家的“大溪风情园”农家饭庄,让客人围坐柴火炉尝柏桠熏制的腊肉,品包谷老烧酒,吃屋后山坡上的土豆,白菜,晾干的辣椒皮。靠着最美的山水,周耀新两口子一年能挣个五六万块钱,一点不比常年在外打工的同龄人的收入差。

  13年前,周耀新连想都不敢想:从家里步行2个多小时赶到水库边、再坐约1个小时的木船到大溪水库坝堤、搭6公里的便车、换乘中巴,才能抵达红花套集镇街。

  红花套镇149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山大人稀的大溪村32平方公里,占五分之一。收入主要靠砍山竹子,交通特不方便,使得大溪村成为省级贫困村。2001年,44岁的红花套镇机关党员干部杨开科带着镇委的重托,踏上扶贫攻坚路。

  13年里,他凝聚乡亲们艰苦奋斗做了四件事:架高压线,修水泥路,建安居房,栽泡桐树;13年后,乡亲们喜欢他,敬佩他,舍不得他。

  架高压线:112根电线杆,抛洒他的汗水

  1978年,集防洪、发电、抗旱为一体的大溪水库投入运行,身处库区的大溪村在红花套镇率先用电。然而,到2001年时,一段“顺口溜”这样形容村民用电的境况:两条溪、毁股线、水泥杆、木扁担、蜘蛛网、点着电灯看不见。不单如此,由于线损大,电费高达两块五毛钱一度,村民不堪重负。2001年,杨开科同“拆村并组”后新组建的班子一起下决心降低村民单位电价。

  大溪村不通路,运输,成为电改遇到的最大难题,水泥电线杆只能运到水库坝堤。杨开科身先士卒,带领群众肩挑臂抬,硬是将112根电线杆、3个变压器用人力抬到合理地点安放。

  如今,只要讲起这段往事,村民依稀记得当年杨开科同100多人齐心抬杆子的感人场景:70个人在前面拉、16个人在中间抬、20个人在后面推,73岁的刘树佰老爹专门在旁边为大家喊号子鼓劲头。

  最让村民印象深刻的要数“翻船事件”:那年用机动驳船从大坝上运送电力整改材料,行至水库中间,不慎翻船,电工师傅用磁石绑在竹篙上,慢慢地将价值30多万元的原材料小心打捞上岸。

  改了高压再改低压。历经1年半,全村267个农户、28.2平方公里的配电台区全部改造完毕,顺利实现同网同价,电费降至七角一度。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