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副刊-正文
王友发:从业二十载,亲历中国高铁的起步与腾飞(高清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9-18 11:00:53来源: 大洋网
分享到:更多

  王友发。刘嘉欣 摄

  奉献:“小分离”成就“大团圆”

  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成为“铁路人”都是一种骄傲,但是想要得到这一份骄傲,需要比别人更多的付出和奉献。

  全国人民都在团圆的春节,恰恰是铁路人员跟他们的家人分离的时候。这种情况不是发生在哪一年,而是每一年。这不仅是王友发的情况,也不仅是高铁司机的情况,这是整个中国铁路行业的常态。为确保人民出行的顺畅和安全,他们最忙的时候每月工时达200小时。

  “春运和节假日肯定是要加开的。”年前15天,年后25天,整整40天的春运,铁路公司规定这期间不得请假,“春运最紧张的时候一个月只休一天。”

  春运最繁忙的时候还要加开夜班车。凌晨开出,司机容易疲惫,他们会带上风油精或者吃点零食提神,但绝对不会让自己睡着。行业内有句这样一句话“安全就是生命线,安全就是幸福线。”安全两个字早已经刻在了铁路从业人员的心里。

  对工作的大量投入,同时也意味着对家庭的忽略,“我们都习惯了。”言语间轻描淡写,却包含着对家庭的愧疚和淡淡的无奈。无奈不得不为了更多人的团圆,放弃自己和家人小小的相聚。王友发说,下班休息的时候也不想外出,只想待在家里陪着家人,一方面是长时间高度集中的工作带来的疲惫,另一方面是珍惜一分一秒陪伴家人的时光。

  入行二十载,见证中国高铁的腾飞

  1994年,入行之初,王友发就见证了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建成通车,中国在那一年进入了铁路高速时代。

  王友发为什么选择铁路这一行?或多或少源于父亲的影响。王友发的父亲也从事铁路工作,老一辈经历的是蒸汽火车的年代,“小时候放学爬上山坡就会看见机务段的机车车头来来往往的。”从事铁路工作,在90年代是很多人向往的职业。

  从业23年,王友发伴随着中国高铁一同成长,从90年代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21世纪高铁动车组的出现,再到现在中国高铁的发展已经走在世界的最前端,人民赞叹高铁是“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王友发站在高铁驾驶室里,获得的更是旁人不可比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现在的王友发已经是一名教育技术员,不仅自己要学习,还要指导其他司机。除了钻研高铁的技术和原理,王友发更需要将知识和技术吃透之后用自己的方式传授给别人。“司机有时候操作多了会忘记某一个步骤,我就分析他们为什么容易忘记,想办法让他们记住每一个步骤。”

  在王友发看来,“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去操作和学习,这对我来说都是难得的机会。在别的地方是没有的。”往后的日子,他也将坚守在岗位上,亲历中国机车和高铁每一次的更新迭代,始终与中国铁路最先进的技术并驾齐驱、勇往直前。

  他的梦很小,但其实很大。

  文/广州日报大洋网记者 刘嘉欣

1 2 3 共3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