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副刊-正文
村支书的榜样文朝荣:群众的事如天大(高清组图)
//www.workercn.cn2014-06-15 21:22:34来源: 央广网
分享到:更多

文朝荣生前带领村民巡山护林(赫章县供图)

  央广网贵阳6月11日(记者陈屹)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是一个毗邻云南彝良县,海拔2300米,地势极为偏僻的苗族彝族村,这里山势绵绵,坡高路陡。29年前,海雀村因为“苦甲天下”而震惊外界,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29年后,海雀村因为一个人的离去,再次感动社会,这个人,就是海雀村原村支书文朝荣。

  向荒山要绿地,让瘦土出效益。从村支书到荣誉村支书,文朝荣带着群众种树13000多亩,绿化荒山30多座,将黄沙漫漫的“和尚坡”变成了万亩林海。带领群众科技兴农,解决温饱。当群众的日子正在好起来的时候,今年2月11日,文朝荣积劳成疾,罹患癌症永远离开了自己牵挂了几十年的乡亲们。

  天寒地冻,漫天冰雪,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站在当年老支书带领大家上山种树的山道上,含泪送别。

  文朝荣去世后的三个月里,记者两次来到海雀村采访,沿着75度的山坡,爬上海雀村种下的第一片林---松树坪子。海雀村的护林队员朱光跃走在跟随老支书巡山的树林间,想起老支书,情不自禁地唱起山歌来。他说,老支书最喜欢他唱山歌、吹木叶,老支书能够在山林中听见。

  朱光跃的山歌一阵接着一阵,引来王永开、王永方也跟着拉开嗓子唱起来,山歌低沉感伤,回响在树林间,传到更远的山头上。

  文朝荣的二儿子文正友睹物思人,回忆父亲临终时的遗言,有些黯然,不断用刀砍着树桩。他说,“他流着眼泪给我说,形势越来越好,我不想死。我走了,你作为一个村干部,如果这片林子没得了,海雀就毁了。如果搞间伐,必须要补种上去。”

  从环境的苦难中走过来的人,才会对生态恶化有切肤之痛;只有心系群众疾苦的人,才能够至死不忘一方百姓之需。

  2011年9月,记者曾经到海雀村采访,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的文朝荣老支书走在林子间,腰间别着一把已经磨得很深的镰刀,手拿木棍不断薅打着路旁的灌木丛。

  “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齐门槛脚,要想扯尺遮羞布,肩膀当做地皮磨。”文朝荣说,这就是30年前海雀村贫困的真实写照。

  那时,海雀村的极贫状态深深刺激着文朝荣。1985年7月24日,刚刚赴任贵州省委书记才三天的胡锦涛同志风尘仆仆来到赫章县海雀村等地调研。文朝荣说,当时中央领导指示,要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工作,改变这种面貌”,领导关心了,“我们得想办法呀!”,风沙如何堵住?杈杈房如何改变?吃饭问题如何解决?“我是村支书,我有责任啊!”

  文朝荣召集村支两委商量。会!一个接着一个,白天接着夜晚,目的就是要想出办法,有办法就有出路。

  一夜的会后,文朝荣站在家里随时可能倒掉的土墙房门口,望着满眼乡亲们那大山间的杈杈房,再看看远处光秃秃的荒山,心里一阵苦痛。就是这些荒山,天晴,风沙四起,让人眼睛也睁不开;雨来洪水从山上狂奔而下,把山脚的好土也冲跑了。

  “对!改变海雀,就从治山开始!”

  文朝荣竭力说服大家,“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才能种好粮食,有了粮食大家才能吃饱饭啊”。文朝荣的一席话,村民王富华点点头,王光德也笑了,原本有意见的群众似乎也明白了!

  为了找到树苗,文朝荣背着烧好的洋芋,整天在周边的乡镇跑。终于,在离海雀村100多公里外的水塘乡林场,他找到了华山松树苗。

  1986年的冬天,风,“呼呼”的吹,冰天雪地中,文朝荣走在前面,海雀村300村民扛着锄头,尾随而行,走向了荒山。砍掉灌木丛,种下第一华山松,海雀村向贫困发起挑战。

  站在松树坪子的最高处,文正友说,过去四下望去全是荒山,大雨一来,庄稼、泥土全冲跑了。

  王学芳老人参加了第一次上山种树,说起第一次造林,他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他说,“冰不算大,但是天气很冷。这是我们海雀村历史上第一次造林。造林,我们才能够保住山脚下的土地。”

  文朝荣领着村干部们放线,村民们沿线挖坑。一株株耐寒的松树整整齐齐地被栽上了荒山。

  一年过去,荒山绿了一片,春天草籽在林间慢慢发芽,山花慢慢开在野山上。一阵风过,吹过来的不再是沙尘,而是带了花香的清气,文朝荣心里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舒畅!

  树长起来了,村民们种树的积极性也更高了。1988年冬天,文朝荣指着远处的山羊落洞湾子、对门尖堡堡,这些听着名字就让人多少年无奈的荒山,为大家鼓劲,“加把油,我们就可以栽完了,以后树子长大了,不单你们年轻的可以用,我们这些老的也能用啊”。那年春节,海雀村人家没有年饭,大家都在山上种树过年。文朝荣带着自己的5个儿女,清早上山,妻子李明芝一人在家为造林的乡亲们做饭。

  三个冬天,三年山上年夜饭,李明芝杀了家里的大公鸡送上山,女儿文正芬坐月子的米和鸡蛋也被煮了也送到了造林现场。三个年头过去,一万多亩华山松绿满了海雀村的30多个山岗。

  2002年,从村支书职位上退下来,担任村名誉支书的文朝荣,听到了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消息,格外高兴,他挨家挨户跑去通知,有群众说,“老支书啊,我们这里都是符合退耕的山地,全退了我们吃什么啊?”。文朝荣说,“我们把瘦地退下来,留下肥沃的田地种粮食,粮食产量提高了,我们就不可能再饿饭”。

  村民们打心眼里信赖文朝荣、依靠文朝荣。老支书的话再次激发了海雀村新一轮的植树热潮。

  树上了山,三分种七分管。为了荒山生态修复,文朝荣制定了严格的林地保护制度,带头上山巡山看护树林。在文朝荣的心里,水土流失的不是水土,是海雀人的血,要止血,必须种好树,养好林,海雀才有希望。

  巡山护树,文朝荣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老支书定下的规矩,也得到了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拥护。

  今年5月26日下午,海雀村巡山队发现树林旁的小路边拴着一匹白马,马上将马拉出林地,然后四处寻找马的主人。记者说,马并没有对林地造成毁损,就算了吧!巡山队员说,“不行,必须处罚!”。

  不一会儿,大家就在叫小山堡的山脚下找到了马主人王光荣。披着皮毡,穿着雨鞋,满脸无奈的王光荣说,“我放的羊跑山脚下了,马本不在林地里,走散了,也不知道哪个好心的给我拴到那里的,从来没有进去过,罚吧!”。巡山队马上对他罚款50元,并要求晚上把钱交到村里。

  王光荣觉得钱有些多,但也没有分辨。记者有些同情他,希望巡山队原谅他一次。但没有想到,王光荣难为情地对记者说,“算了,老支书在就规定的,罚就罚吧,晚上我去交钱。我们海雀有这些林地,不守好就毁了!”

  就这样,文朝荣领着海雀人,经过20多年的精心守护和坚持,昔日荒山披上绿装,“苦甲天下”的不毛之地,水源得以涵养,生态得以修复。

  树上了山,文朝荣又带领村民科技兴农发展生产。30年过去,如今,海雀村农民人均收入从33元增加到5460元,贫困人口从730人减少到250人,森林覆盖率从5%上升到70.4%,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3‰下降到2‰。沿着老支书确定的路子,村里喂杂交牛,办养鸡场,发展特色种植,今年还种起了中药材红花。在各方支援与帮助下,昔日的杈杈房、茅草房变成了漂亮的黔西北民居。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全部通到了村民家中。海雀村的实践充分体现了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治理、人口控制、”三大主题。

  在村民们的心里,只要有困难,老支书文朝荣就会有办法,他值得大家去依靠。说起1988年,老支书帮自己追回儿子的事情,村民王富华几次哭出声来。

  王富华说,文朝荣当上支书,就着手解决村子的贫困问题。1988年的时候,王富华的儿媳妇坐月子,家里一颗粮食都没有了。为了吃口饭,无奈之下,儿子、儿媳妇、孙子都回了娘家,留都留不住。

  不愿儿子、媳妇、孙子走,自感丢失体面的王富华哭着找到文朝荣。文朝荣拍拍他的肩膀,说‘不要怕,会回来的’。开年的时候,文朝荣给王富华送去了杂交包谷种子。连续两年,王富华的粮食丰收了,儿子、儿媳妇、孙子回来了。

  村民安美珍是海雀村最典型的贫困人家。1985年,安美珍一家4口人却只有3个碗,一年缺盐3个月,数月不见粮食,老人瘦得只剩下干枯的骨架支撑着脑袋。今年4月11日,记者见到已经93岁的安美珍老人时,她正在开满梨花的家门口游走散步,她家的院坝刚刚硬化过。她说“晒晒太阳,对身体好”。说到文朝荣,她布满皱纹的眼角马上有了泪痕,喃喃地说:“老支书啊,老支书是个好人啦,走早了”,“以前我们家房子倒了,他喊人来帮我建房子,还不让王光德他们吃我的饭,说我穷,他们都各自回家吃自己的饭去了”,“我家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就给我送粮食来了,好人呀!”

  好人!这或许是村民们能够给村支书文朝荣最朴素情感的表达。

  海雀村是少数民族村子,上世纪80年代,计生工作海雀村第一难事。文朝荣想,自己是党员,是村支书,必须要带头。晚上他和妻子张明芝商量,妻子说,你不能去,你还要带着大家做事。第二天清晨,文朝荣陪着妻子,带着五个子女去了河镇乡的计生手术室。他是海雀村的第一户计生人家。

  文正全是文朝荣的长子。他说,当时乡里计生手术环境差,技术差,母亲躺在屋里的手术台上,“哼啊,哼啊,整整三个小时,我们靠着墙,听得心里发麻,对父亲都有些怨气。”

  老支书带了个头,第二天,村里就有9户人家去了乡里。但有人又议论开了,老支书都5个儿女了,做不做都一样,他就是给我们装个样子。

  文朝荣听了,不是滋味,于是他找到婚后刚生了一个孩子的文正全,说:“你记得小时候我带你们四处借粮的日子不?”。文正全说,“当然记得。”文朝荣顿一顿,把喉结的口水咽了一下说,“穷就穷在你们姊妹多了。现在国家有政策,你去带个头”。

  文正全鼓起了眼睛,望着父亲,他知道父亲心里想的是什么。他咧了一下嘴,对父亲说,“我听你的,但媳妇那里不好说”。文正全真的没有说动妻子,文朝荣又找来和大儿子家交好的王光德,王光德把脑袋摇得象拨浪鼓,跑了。

  找不到人去说,文朝荣就自己找到大儿媳妇,苦口婆心的一番话,让大儿媳终于去带头执行计生政策,并领取了村里的第一本独生子女证。

  老支书的行动让大家心服口服,计生工作从此顺利起来。

  村支书自己带头,家里人带头,再难的事也不难。这是文朝荣最简单也最管用的工作方法。

  几十年时间里,群众没有饭吃,文朝荣把政府给的救济粮送给断炊的人家;群众缺种子,他把自己育好的庄稼苗放到群众的田边地头;哪家房子倒了,他领着大伙儿帮着盖房子,并定下规矩,“活儿要做好,饭不准吃人家的”。可是对自己和家人,他却严格到不近情理。

  文朝荣74岁的妻子李明芝回忆说,种树那几年,为了赶季节,文朝荣把五个女儿拉上了山,一起种树。后来,村民们开始砍树建房子,嫁出去的女儿家也要建房,向父亲提出在海雀村砍几棵树,文朝荣没有答应。女儿含泪跑了很远的路,到别的乡镇去买了木材,才把房子建起来。李明芝说,“爸爸说你是嫁出去的孩子,不能砍海雀村的树用”,“孩子们心里有气,却没有办法。”

  2007年,有人传言说文朝荣当村干部的二儿子文正友花村里工程款买了辆皮卡车,文朝荣急了,含着泪连夜跑到儿子的家里来,对文正友说,“我当了2、30年的支书,我是清清白白的。究竟这个钱你拿来用没有?人在世间,只有千年的名,没有千年的人。你要清清白白,不要做让老百姓瞧不起你的事情。”

  这件事,至今,文正友还很动情,他说,“我没动一分钱,后来乡里彻底查清了帐,我才获得了父亲要的清清白白。”

  海雀村有213户人家,200户是苗族,文朝荣是彝族,但公心和无私,让文朝荣在不同民族之间赢得了敬重。从海雀村往西去不过几里,就是临近的四方村,村干部王长江、赵希学、王银军等人说,海雀村比我们的地势高,老支书带着大家几十年坚持种树,把海雀那些荒山上的土固定下来,我们这里的泥石流也没有了,“老支书他不图什么名誉,他不图什么钱财,就想把村里面带好,一心为群众办实事,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文朝荣走了,留下一生伴随走过风雨的已74岁的妻子李明芝,每天一大早,老人就坐在门口的矮板凳上,看着海雀小学上学进校的孩子们,嘴角微微颤动。她说:“他脾气好,从来不对我发脾气,他说没有我他就栽不了那片林,做不了那些事。”

  学校的铃声响起的时候,李明芝说,“他一辈子就想看到娃娃们有书读,他最喜欢这些娃儿啦!”

  在文朝荣生前用过的笔记本上,清晰地记录着这样一段话:“我想,我入党的目的是为了多了解一些党的基本政策,多为群众办点好事”。

  提到入党的事情,李明芝的眼睛里泛过一丝亮光,“他入党,高兴得很呀!来个什么政策,群众家里有事了,耳朵都立起来了,家里都不管,苦的很,栽好树子又去守林。为了大家的事情,不吃都要得的。”

  文朝荣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最基层党员干部的信念与追求,以愚公移山,锲而不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写了一个农村基层干部的传奇。海雀村现任第一村支书詹以香说,“老支书一生都献给了我们海雀的人,他确实是一面镜子,我会沿着他的脚步走下去。”

  文朝荣长眠在海雀村最开阔的海雀山上,当地彝族风俗,人死不立碑,但群众心里有他,他已活在人民的心里。在文朝荣亲手建起的海雀小学前,应着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心里自有老爷爷文朝荣的形象。

  “你认识文朝荣爷爷吗?”

  “认识。”

  “他是什么样的人啊”

  “白头发,有点帅”

  “他都给你们说了什么啊”

  “他说要好好读书,还说做人要坚强”。

  64岁的王富华老人哽噎着说,“他经常说过去的海雀,现在的海雀,还有将来的海雀。过去的海雀我们一起过来了,现在的海雀他为我们改变了山穷人穷的面貌,可惜的是将来的海雀他看不见了。我们都很怀念他!”。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8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