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文姬:开启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的美好时代

    在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仙葫培训基地,该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女博士祝文姬和同事肖静驾驶着实验车在椭圆形的灰色跑道上缓缓驶过。“今后大家可以像我们这样一边开车一边充电,甚至电动汽车没有车载电池也能解决电源问题。”祝文姬的介绍引来围观者一片惊叹之声……

    祝文姬和她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的国内首条电动汽车无线供电小型试验车道,开启了电动汽车无线供电划时代的革新。>>>详细

 成长之路
 人物简介

突破——从“有线”到“无线”

   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是否可行?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火,国内外众多汽车厂商、科研机构都在积极研发相关技术,都想争先突破无线充电技术难题。

   这一难题,落在了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这些年轻人的肩上。“科研就像一场赛跑,随时可能被别人抢先一步。”项目负责人祝文姬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加速前进,先人一步。

   经过4年多的辛勤“奔跑”,这个年轻团队终于等来了收获——“面向智能电网的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评审验收,电动汽车边开车边充电,或者停靠入站即可直接充电由构想变成了现实。

攻关——“科研没有捷径可走”

  要实现这一创想,亟须克服一系列难题。寻找大功率材料和磁场聚拢首当其冲。为提升电能的转换效率,他们通过改变材料的大小、形状进行反复试验,但最终只达到75%的效率,离80%的目标尚有差距。

   按照最初的设想,给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33米长的小型试验车道要一直通电。祝文姬建议将车道分成12段,如同“小桥搭板”,分段供电,解决了分段供电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然而,就像“打怪通关”一样,问题总在意想不到的时候跳出来。去年底,验收日期迫近,却因厂商疏忽,车道盖板比原来定制的尺寸厚了2.5厘米,项目不得不申请延期一个月验收。>>>详细

协作——难能可贵的团队精神

   精诚协作,是这个团队的核心精神。在研究工作中,他们经常面临推翻重来的挫折。研究所负责新能源应用的专责肖静说,每一次试验,都是在实验室里调试成功后再到室外进行。但室外天气多变,实验室通过的方案到室外往往一下子就被推翻了。为了检验线路防水防潮的效果,他们模拟连续暴雨时电路板泡在水中的情形,将设计好的电路板直接丢进水里浸泡然后充电,前后进行的试验次数,数都数不清了。

  祝文姬,女,南方电网广西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工作仅仅4年的“80后”高级女工程师,带领一个平均年龄29岁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了国内首条电动汽车无线供电车道,一举攻克了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技术难题,开创了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时代。

  2011年祝文姬博士毕业,进入南方电网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智能电网及需求侧研究所工作,从2012年开始便加入“面向智能电网的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科研团队,担任技术负责人。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这一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她开发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工程设计平台,研制了驻停式电动车充电装置,成功建设了国内首条电动汽车无线供电车道,不仅实现了电动汽车“边走边充”,还将电动汽车从车载电池的禁锢下解放出来,开创了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的美好新时代。

  电科院的老专家们始终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电网涉及千家万户,电力科研最终是要面向千家万户的,我们必须强化这种‘直面终端’的意识。”

  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攻坚,祝文姬不言放弃,成功攻克了电动汽车无线供电充电技术,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1件、实用新型专利40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

图片报道

大师风范

    33岁的祝文姬戴着黑框眼镜,一头爽利的短发,清秀的脸庞挂着淡淡的笑容,犹如刚刚走出校门的女大学生,但一谈及本职工作,却是满口的专业术语。

  初见祝文姬,是在集体采访的现场。她早早等候在会议室,在采访过程中,安静埋头记录,不时悄声征求身旁同事的意见,谨慎认真的模样令人印象深刻。更让人惊叹的是,这样一位温婉的年轻女子,却有着高远的梦想:打通电动汽车充电的“最后一米”!

用满腔激情赋予科研热度

    冰冷的仪器设备,在祝文姬眼中却是奇妙的组合,她说:“一个你从表象看到的东西,你想把它做成一个设备或者仪器,最后经过不断实验终于成功。自己的想法由此变成现实,这是多么高兴的事啊!”

    尽管这个过程面临着大量的理论推导、仿真及试验,祝文姬依然乐在其中。为了提高电能的转换效率,祝文姬常常泡在实验室里,一点一点地修改系统参数,最终将效率由75%提高到了85%。为了提高电动汽车无线供电小型试验车道导轨切换电压的稳定性,她查阅了国内外几十万字的资料……在科研项目即将结题的时候,祝文姬往往每天只能睡上四五个小时,但她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激情。

    在同事们的眼中,日常工作里的祝文姬是一个做事严谨,认真负责的人。祝文姬的办公桌上有一个本子,密密麻麻记录着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技术研究每一项工作计划,有什么注意事项、需要组织什么人、在什么节点完成等。

年轻没有不可能

   面对一次次的反复折腾,这些年轻的“80后”“90后”始终毫无怨言。“科研归根结底是要通过推广应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中哪怕发现一点点的缺陷,都得推翻重来,就像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一点儿都马虎不得。”正是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让祝文姬和团队走向了成功。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