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芳的北斗“星”路

    王淑芳是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招收的第一批大学生。2007年,王淑芳从部队转业到交通信息中心,从对北斗的创新型科研转换成实用性科研,身份角色变了,不变的是一直追随北斗事业发展。

    今年44岁的王淑芳,已是交通运输部导航中心的高级工程师,22年来的工作,她与北斗事业如影随形。 >>>详细

 成长之路
 人物简介

立志填补空白

  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工程立项启动。因为缺少导航专业人才,项目筹备组便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招聘。“研制北斗卫星是我国的空白领域。”工程师在项目介绍时说的一句话,强烈触动了王淑芳的内心。

  “空白领域’这4个字深深地吸引了我。”王淑芳说。尽管王淑芳在大学时成绩优良,但是卫星导航系统宽泛的知识需求仍然对她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她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并在工作的同时回母校进修研究生课程。

舍家卫国的“铁姑娘”

  有一次,王淑芳在工作岗位上晕倒了。醒来后医生让她做24小时心率监测,在她身上贴了一堆感应器,还在腰间挂了一个心率监测器。谁知她又偷偷地跑去工作了。第二天,她被医生骂了一顿,原来,用户机发射信号干扰了心率监测。

  2005年,第一代北斗系统投入使用,王淑芳也如愿以偿地生了一个女儿。她说:“如今,我同龄人的孩子已经上了大学,而我的孩子仍然奋斗在小学起跑线上。但是我不后悔我的选择。”

做一名合格的“北斗人”

  2007年,王淑芳再次做出了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转业到了交通运输业。从零起步,就连她的家人也很不理解。可王淑芳却认为,交通行业拥有1000多万辆营运车辆、10多万艘营运船舶,还有高速公路、航道、港口等基础设施,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大的用户。>>>详细

  王淑芳,现任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导航中心副主任,女,1972年生,中共党员。

  1994年起开始研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出了第一台北斗用户机,为北斗系统建设和国家军用标准制定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财富。2007年,她转业到交通运输行业,带动200多万台北斗终端进入交通领域,实现对数百万辆重点营运车辆的动态监管,为百姓带来了巨大的便捷和实惠。

  作为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一员,20多年来,王淑芳始终扎根科研生产第一线。目前,她已攻克卫星导航关键技术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军队个人三等功、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用我的青春,换来北斗的成功,让中国崛起,让世界瞩目,就是付出再多也值得!”这是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导航中心副主任王淑芳经常说的一句话。

图片报道

大师风范

    2007年,王淑芳从部队转业到交通信息中心,从对北斗的创新型科研转换成实用性科研,身份角色变了,不变的是一直追随北斗事业发展。

    目前,北斗导航在行业的应用已经发展到400多万台。王淑芳说,4年前,北斗的行业应用还不足8万台。行业应用400多万台是什么概念?目前全国应用北斗系统的生产、服务企业有上千家。

“我的青春就在那里躺着呢”

    “当年系里108个学生,我是唯一一名参军的。”外表柔弱文静、闲暇时爱好吟诗作词的王淑芳,成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招收的第一批大学生。

    王淑芳介绍,一代北斗用户机刚开始研制出来时重量达十几斤,背在身上很沉重,而现在二代北斗完全可以放置在手表、手机中,即便是一代二代兼容机,也不过手机大小。“当年没想到北斗有对社会开放的一天。”

“喜欢这项工作,只想让他更好”

  “将来我们可以通过北斗高精度导航,看到车辆在路面的实际变道情况;水上救捞型手机,掉在水里还能自动浮漂,实现救援引导;目前全国每天有15亿条车辆动态信息,还可以为行业经济运行、日常安全监管以及公众出行服务等提供大数据支撑保障。”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