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发明家”是怎样炼成的?——记鞍钢职工李超

  小个子、小平头,一身灰色工作服,今年44岁的李超是鞍钢集团的一线工人,近年来连续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专有技术,1项国际发明金奖,并凭借主导完成一项设备研发应用技术,在2014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首个从鞍钢数万职工中走出来的“科技大腕”。

  参加工作25年来,李超不仅补习高中课程、上夜大,取得了冶金机械专业大学本科文凭,而且凭借在一线岗位的摸爬滚打,带领工友们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30多项,其中59项成果获厂和鞍钢以上奖励,创造经济效益1.3亿元以上。如今,这名从普通钳工成长起来的公司特级技师,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技术创新工作室”。被誉为“工人发明家”的李超坦言自己还很“微小”。“真正给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还是那些承担重大理论创新,重大原始创新的科学家。”李超说,不过跟他们比起来,咱们产业工人在平凡岗位上踏实进取、努力钻研,有助于重大创新的落到实处,也能为“中国制造”提档升级助一臂之力。 【详情】

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文朝荣和李超

当上兼职教授的一线工人


  2014年5月29日,鞍钢集团党校,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一个平头、矮个、目光炯炯的小伙子走上主席台,从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尹利手中接过聘书,正式成为鞍钢集团党校的兼职教授。他,就是刚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一线工人——鞍钢股份冷轧厂冷轧四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李超。

  从鞍钢技工学校毕业后,热衷钻研技术的李超从钳工做起,抡了十余年大锤后,他已经成长为鞍钢冷轧厂的一位技术“大拿”。李超有很多项发明革新,可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国家大奖,而是1998年让他初尝甜头的一次。

  像他的名字一样,李超一直在不断地超越。攻克大大小小技术壁垒,超越一个接一个技术高峰,超越自己。展开李超的创新发明目录,230多项,贯穿了冷轧厂的每一次技术跨越。 【详情】

贡献一名产业工人力量


  “创新发展的时代,为产业工人施展抱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将以此荣誉为新的起点,坚定自己的梦想,继续探索、持续学习、不断创新,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一名产业工人的力量。”

  点检员是设备的保健医生。是救火还是根治?李超渐渐萌生了改造这个设备、“拔病根”的念头。他每天盯住活套车寻找故障根源,测取了1000多个数据,最后确定了在设备本体增添侧导轮的改进方案。连续一个月,白天在厂里工作修检设备,晚上回家画图。半个月后,他画出了30多张图纸。

  设备不再“闹脾气”,轧出了稳定合格的产品,李超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创新能换来生产稳定顺行,能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这件事让李超坚定信心,钻研技术、大胆创新。入厂25年,李超带领他的创新团队先后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获得鞍钢集团公司及厂技术创新奖59项,他本人获得5项国家专利,1项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拥有4项专有技术,解决生产难题230多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3亿多元,被誉为“创效大户”、“工人发明家”。 【详情】

一项技术增效5000万元


  汽车板是钢板加工的“皇冠”,也是利润较高的领域。将厚厚的板材加工成不到1毫米厚的高强度板材,技术难题很多,乳液残留即是一例。当初,鞍钢转型新上汽车板时,没少吃苦头。

  鞍钢冷轧厂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冷轧生产线上,冷轧带钢轧制运行速度提升至每分钟1250米,75公里时速,需用乳液给轧辊和钢板润滑降温。乳液用完,必须在轧机出口处将乳液残留完全清理,否则容易在钢板上形成锈蚀。乳液残留解决不了,“共和国钢铁长子”鞍钢的汽车板就无法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李超和工友们还制作了一个模型反复进行模拟试验,取得进展后,又在现场进行试验。最终在设计理念上取得了颠覆性突破,研发了5项支撑技术:七分区立体吹扫技术、乳液收集导引技术、紊流控制及低噪节能技术、乳液吸附技术、自动分段吹扫控制技术。 【详情】

钢厂工人变身“科技大腕”


  “刚入厂时,别人是一个师傅,而我却有好多师傅。”李超忆起当年说,每个老工人都有自己的诀窍,我把他们都当成师傅,学习的技术虽然五花八门,但是碰到不同的问题用不同技术加以解决,非常实用。

  参加工作25年来,李超不仅补习高中课程、上夜大,取得了冶金机械专业大学本科文凭,而且凭借在一线岗位的摸爬滚打,带领工友们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30多项,其中59项成果获厂和鞍钢以上奖励,创造经济效益1.3亿元以上。如今,这名从普通钳工成长起来的公司特级技师,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技术创新工作室”。

  被誉为“工人发明家”的李超坦言自己还很“微小”。“真正给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还是那些承担重大理论创新,重大原始创新的科学家。”李超说,不过跟他们比起来,咱们产业工人在平凡岗位上踏实进取、努力钻研,有助于重大创新的落到实处,也能为“中国制造”提档升级助一臂之力。【详情】

“当代发明家”鞍钢工人李超二三事


  2014年1月10日,人民大会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李超凭借《冷轧机乳液分区自动吹扫装置的研发和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成为辽宁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一线职工。

  乳液残留解决不了,“共和国钢铁长子”鞍钢的汽车板就无法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站稳脚跟。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李超和工友们一起在现场勘察、测量、分析。每遇乳液残留时,他们就钻到狭窄的、满是油污的轧机机架内查看,形成缺陷记录,测试风动轨迹。

  “勤干、勤问、勤走”是李超的学习工作法宝。人如其名,李超一直在不断地超越:超越大大小小技术壁垒,超越一个接一个高度,超越自己的创新纪录,今年鞍钢集团为李超设立了“李超创新工作室”。“产业工人要做高水平的技术型工人、知识型工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走创新之路!”采访结束时,李超如是说。 【详情】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