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写真

“猴精工长”的梦想

摆放着鲜花的公交车

 马文兵,这个来自贵州省溢真仡佬苗族自治县忠信镇石笋村马家组的39岁工长,已经跟随中交二航局修建了4座世界级桥梁,练就了电气、起重、指挥调度等技能,先后获得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优秀农民工等荣誉。

   登上车号为吉AF1169的长春160路公交车,一眼就能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不仅驾驶台和车厢内摆放着鲜花,而且更让人惊奇的是,在前车门附近,醒目地竖着一块斜立式金属桌板,高约半米,桌板左侧嵌着一个“手机充电平台”;右侧则嵌着一部崭新的ipad。

 

“人活着,到什么时候都应勤奋努力”

   有钱了,又50多岁了,很多亲戚朋友都劝余友珍别再当这个又脏又累又遭人轻视的清洁工了,“你又不是没钱,干吗还这么辛苦地扫大街,挣这1000来块钱?”对此,余友珍说,自己做了15年的环卫工,习惯了,而且感觉很好。
   1月17日下午,在湖北省武汉市徐东大街环卫工的工间休息室,记者采访了被网络热炒的“千万富婆”环卫工余友珍。刚刚下班的余友珍接受采访,显然是通过领导反复做工作才勉强答应的,当得知记者远道而来时,她还是露出了善意的笑容,现场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一线职工风采录

不无歉疚的第一名

瞄准第一

小站“大厨师”焦利荣

   “爸爸,我作业写完了,没人给我看,我睡了。”一个从天津打到湖北郧十高速公路工地的电话,让毕岳再也合不上极度疲惫的眼,那一夜他失眠了,那一夜他不知流下了多少眼泪……
   那泪不仅仅是因为年仅8岁的儿子毕泽宇远在天津家里没人管,还有他失去妻子时他未能与她说句话而留下深深的遗憾。毕岳的妻子张晓妍几年前患了一种叫红斑狼疮的病,那时毕岳正在福建福泉高速公路工地施工,没空回去,妻子一人带着年幼的孩子边学习、边治疗。2010年冬天,毕岳因各项工作优秀被企业任命为中铁16局郧十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项目一上场就像套上了紧箍咒,崇山峻岭绵延起伏,他一头扎下去就再也脱不出身来。

  “试验室就像战时部队的食堂,肩负着比‘粮草’还要关键的重任,有一项工作没有争得第一,就会拖正常施工的后腿。”说这话的人叫陈亮,是中铁十一局三淅高速公路项目部试验室主任。平日他话语不多,人也腼腆,可工作上却总想着争第一,试验室的年轻人悄悄地称他为“抢哥”。
   陈亮工作8年,无论在哪个项目部工作,都始终瞄准了第一名,努力不懈。
   2012年8月下旬,三淅高速项目进场后,在他的努力下,他所在的项目部在全线9个标段中第一家建成了标准化试验室。听到这个好消息,陈亮的小孩也高兴极了:将近一年没见到爸爸了,这下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陇县车站,是位于关山脚下宝中线上的一个四等小站,属高寒地区,西安建筑段陇县房建车间就坐落在小站的西北角上。
  1月4日早8点,笔者跟着送料的汽车到陇县车间进行年终干部考评,因路面结冰,一路紧赶慢赶12点多了才进车间院子,下了车就直奔车间小餐厅 “蹭饭”。 这个被职工亲切地称为“大厨师”的人,是西安建筑段陇县房建车间的职工焦利荣。其实焦师傅并不是什么“大厨师”,只是他做的饭菜可口、花样多,而且既卫生又便宜,深受职工们的欢迎,大家都尊敬地称他“大厨师”。焦师傅在部队当兵时一直在炊事班工作,炒菜做饭是行家里手。但他从部队复员到建筑段工作后,特别想换个工种,可没曾想领导找他谈话。

 
  人物点击

师敬瑞:翻越钢索坡

  事实上,从严格的退休日期算,师敬瑞早在2012年7月就已经可以离职回家了。但那时候施工还在紧张进行中,这也是有史以来他面临的难度最大、挑战最多的项目。承建德大铁路黄河特大桥的中铁一局桥梁公司,正面临着人手极度紧缺的困境,只有5个人两班倒日夜施工不停的吊机班,离了谁都不行。没人来通知师敬瑞“你该退休了”,他自己心里盘算来盘算去,还是把要求退休离职的话咽了回去,“一切等工程结束了再说吧。” 此时,整整3年,师敬瑞没回过陕西老家了;整整3年,他没见过儿子了。 “我们这行都这样,也没办法,大家都一样。”师敬瑞走在距地面50多米高的桥梁钢索上,刚下过雪,一边沿着高低不平积雪结冰的钢索小心翼翼地前行,一边嘱咐跟在身后的记者小心。

有个“全能工”叫春生

   2001年,江西高安市杨墟镇青年王春生进入瑞鹏陶瓷有限公司工作。他头脑灵活、做事勤奋踏实,天天蹲在车间,仔细钻研每一个生产环节,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技术人员虚心请教。进公司的头半年,王春生是车间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干得最多”的人,经常在车间一待就是一整天。凭着钻劲和吃苦精神,很快,王春生娴熟地掌握了全套技术,成为陶瓷生产车间的“全能工”。无论哪个工种缺员,他立即就能顶上。不多久,他从上千名员工中脱颖而出,担任了联合车间的主任。从普通工人到车间主任,王春生明白,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农民工李攀武:在地层深处掘出新路

   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在7年的时间,从一名漂泊的打工者成为享誉全国煤矿的优秀班组长,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所带领的班组7年多没有一起伤亡事故,在十里矿山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他就是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掘进二队生产二班班长李攀武。2003年12月,身无一技之长、仅初中文化的28岁农民李攀武,结束了四处漂泊的打工生涯,义无反顾走进煤矿当了一名掘进工。那时,正是国内煤炭行业重大事故高发期,亲朋好友对他的这一选择感到不可思议。 打眼、放炮、装砂、架棚、开机车、开绞车和耙渣机,为了尽快学会打眼技术,李攀武天天主动要求上碛头,见什么学什么,半年后,他被大伙推选为班长。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工网人物频道 //character.workercn.cn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