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写真

“只为老百姓能够安全用锁"

张翠平:在冠军杯上镌刻梦想

   47岁的黄永强门徒四千,拥有28项防盗锁具和开锁工具专利,不仅牵头制定了国家《锁具修理工》的职业标准,而且还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和“中华传统技艺技能大师”称号;作为唯一的锁具专家,他被公安部聘请为全国公安部门侦查系统的警察讲课,堪称中国锁匠第一人。

   短短8年间,她凭着一股顽强拼搏、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和超出常人的毅力,从一名农家女孩成长为国家残疾人射击队的主力队员,先后夺得北京残奥会射击亚军、亚残会射击冠军、欧洲冠军杯射击冠军、世锦赛射击冠军、世界杯射击冠军等多项荣誉。25枚金牌、16枚银牌、9枚铜牌,铺就了她闪光的人生之路。

 

徐文华:扫净脚下路

张兴滇:最幸福的事是平安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无论学习与工作、成长与进步,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要有颗进取心。”这是徐文华的切身体会。今年44岁的徐文华,是河北区环卫局一所的扫道工人。23年前,刚满20岁的他高考失利,痛苦中,他在笔记本上倔强地写下了8个字——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徐文华从老家河北省景县来到天津进入环卫局保洁队,成为垃圾清运工。

   张兴滇一家是典型的“矿工之家”,“我家兄弟姐妹7人,我上面有3个姐姐、2个哥哥,下面有1个弟弟。”张兴滇说,“7个人都在煤矿工作。” 和记者面对面回忆自己的身世时,49岁的张兴滇脸上的表情很宁静,他不是很看好所在煤矿未来的发展局面。谈到矿工挣钱的艰辛,张兴滇几次说到了“苦钱”。
  

 
  一线职工风采录

“我要当最好的技术工人”

朱薇:学生叫她“妈妈”

荣誉背后的刻苦

“第一窗”里的微笑

  远望湘江正在施工的水中墩顶端,钢筋笼上焊花四溅。正在桥墩上忙碌的电焊工袁增伟身穿被汗水浸透了的蓝色长袖工装,头顶帽檐被电焊熏黑了的黄色安全帽,汗水在黝黑的脸上肆意流淌。
  今年28岁的袁增伟出生于江苏省新沂市一个农民家庭,连初中都没有念完他早早挑起家庭重担,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扛木头、挑砖头、抬钢筋、运水泥,“十八般”廉价而繁重的体力活几乎全部干过,赚来的微薄收入还得寄回家贴补家用,供弟弟妹妹上学。  2011年4月底,湘潭湘江特大桥6个桥墩墩身破水而出,终于赶在汛期之前胜利完成了这一关键节点目标。此时已经奋战300多天的袁增伟只有一个愿望:“好好睡一觉。”

  朱薇是北京市通州区梨园中心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她的工作心得是:“爱我的学生和工作,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令她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教一年级时,她们班的一个个子最矮的小女孩总是叫她“妈妈”。她以为孩子太小,刚入学还不太适应学校生活。但是小女孩对她说:“我总觉得您像我妈妈,像妈妈一样对我好,可是妈妈出车祸了……”孩子的话还没说完已经泣不成声,朱薇把孩子抱在怀里心痛如绞。从这件事以后,每届新接到的学生,朱薇都要进行家访,对那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她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因此,直到现在,教过的很多学生都与她保持着联系。

  威县供电公司员工郜素平作为河北省电力公司选手之一,最近参加了国家电网公司财务知识调考,结果荣获了团体第3名好成绩,她也被授予先进个人称号。喜讯传来,威县供电公司,乃至整个邢台供电系统都为之雀跃。
  同事们发现,归来的郜素平比以往更显单薄,谈到获奖的感受,她腼腆地用“学习、尽职、责任”6个字做了回答,展露出荣誉背后的刻苦与付出。郜素平接触财务工作时,密密麻麻的数字、巨额现金、繁琐的账目科目弄得她不知所措,但倔强的性格使她下定决心:“不会就学,总能学会”。财务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在日常繁琐工作中,郜素平认真对待每一笔经济业务,以便准确的进行账务处理,准确的编制报表,做到每一项业务工作零差错。

   走进西安火车站售票大厅,28个窗口中只有翟华丽担当的1号值班主任的窗口最热闹。不光是旅客喜欢到此投诉、求助,班组姐妹遇到难题也爱向她求救。
   一天,旅客张林在赶往火车站的途中将钱包丢失,票证、现金、银行卡全没了。距离列车启动仅有20分钟,欲哭无泪的他来到1号窗口求助。翟华丽核实情况后,迅速给他做了实名制车票“挂失补”登记,帮助他回忆车厢和铺位号,以最快的速度重新补了车票。
   根据经验,她留下了张林的电话和家庭住址。10分钟后,果然有人拿证件来退票。在执勤民警的协助下,她顺利截回了张林丢失的钱包等,下班后寄给了张林。这样的事她一个月能处理十几件,为此倒贴了不少工夫和钱。

  人物点击

他们是飞机客舱“美容师”

    在广东潮汕机场的停机坪上,活跃着一支身穿橘红色制服的“娘子军”,她们冬顶严寒、夏冒酷暑,每天穿梭在一架架飞机之间,与清洁工具相伴,与绿色垃圾袋为友,用勤劳的双手为旅客创造整洁舒适的乘机环境,她们就是汕头航空公司客舱部勤务保障室的清洁员们,一群甘当着幕后英雄的飞机客舱“美容师”。“这班桂林航班有135人,签派要求快速过站,大家动作迅速一些,马上曼谷航班也要落地了……”每次登机前,勤务队的队长李云辉都会把相关航班信息向队员们进行通报。飞机和廊桥刚刚对接好,清洁员们便从快速通道登上廊桥,站在机舱门口等待旅客下机。

杨克红:爱是战胜困难的力量

   杨克红和爱人刘新民都是油田的在岗职工,公公婆婆也是参加过克拉玛依油田大会战的老石油。为何刘家如此清贫呢?刘新民说,家里把所有积蓄都花在了给大弟弟新宇治病上,直到2011年10月才还清欠下的12万元外债。1995年,大弟刘新宇考上武汉一所重点大学的计算机系,全家高兴之余,却为新宇一年1万多元的学费发起愁来。杨克红了解到老人的窘境后,二话没说,拿出8000元。之后4年,杨克红和刘新民省吃俭用,资助新宇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后,新宇应聘到北京一家外企上班,还在北京买了房成了家。就在刘家人为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而高兴时,不幸却突然降临。2001年10月,新宇被公司派往日本,在出国前的体检中,查出了肝癌晚期。新宇被公司辞退,新婚不久的妻子选择了离婚。

黄跃君:34年舞“龙头”

   全国劳动模范、52岁的上海铁路局杭州机务段旅客列车司机黄跃君,就是这样一个幕后英雄。他从揣着铁路梦的翩翩少年,到火车司机中的佼佼者,34年的乘务生涯,安全行车300多万公里,将无数旅客接来送往,用趟趟安全平稳赢得四方声声赞誉。2006年,杭州机务段配备电力机车。“油车变电车,完全不搭界!”面对崭新的SS9型机车,黄跃君头皮发麻。同事们还在抱怨时,他已经平复心态,提前出发,对照书本找部件,缠着老师学原理,早早地学了起来。7月盛夏,在50多摄氏度的机车上,他汗流浃背地看结构走电路,琢磨机车上的每一个部件之间和电器线号的相互关系,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甚至找到了上海机务段的老师傅们,求教每一个难点,学习笔记记录了整整两大本。

李万君:焊接“神枪手”

   焊接时,必须屏住呼吸,不能咳嗽,不能与人交流,甚至不能随便眨眼。在围着360度、周长600毫米的构架焊接时,每时每刻都要变换身体的姿势,这一操作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连机械手也无法替代。李万君抚摸着焊枪,就像在抚摸一件珍宝,“转向架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车辆运行安全,因此,构架的焊接只允许修补一次,否则只能报废。”转向架的每一条焊缝,都必须经过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探伤,决不允许一点瑕疵。严苛的标准,造就了李万君的一身神功,在他手中,两根直径仅有3.2mm的不锈钢焊条,可以被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无需打磨,焊接处与焊条直径一致。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工网人物频道 //character.workercn.cn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