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写真

“就是倒也要倒在岗位上”

“微笑大使”景伟娟

  在最后一段日子里,王新华仍然坚持工作,有时忙得几个小时顾不上喝口水。刀口渗出血水,她就用吸潮的药粉抹在刀口处,药粉一遍一遍地抹上,越积越厚,汗水混着厚厚的“血膏”浸透了她的衣服,而这一切只有她和丈夫知道。图为王新华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海洋馆。

  在上海移动的对外窗口,景伟娟一直享有“微笑大使”的美称。她以“勤勉、创新、专业、奉献”的服务理念,换来了19年“零”客户投诉的记录,先后获得集团公司劳模、上海市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模等荣誉称号。提起景伟娟的名字,人们都会由衷夸上一句“她可是我们的‘微笑大使’啊。”

 

艾滋阴霾下的灿烂前行

叶明:草根行善者

  在北京北五环外朝阳区北皋村的北京地坛医院,在一间仅有几平方米、墙上贴着“红丝带连着你我他”的宣传标语的房间里,记者见到王克荣,一个体态微胖,脸上有着略显羞涩微笑的中年女性。今年49岁的她,像所有护士一样,散发着一种细致、温和的气质。这位获得英国“贝利·马丁奖”的护士长,表情平静,言语不多。

   江汉油田采油队维修工叶明,因为行善,他得到了数不清的掌声和鲜花。其实他每月的工资收入也就2000多元,全部交给妻子,做善事的钱是他股市里的收入。“每个行善的人有不同的动因。我的动因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叶明说。叶明喜欢读哲学书籍,他崇尚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一线职工风采录

“较真”的人

26年回乡路

“把难题交给我”

皱纹里写满幸福

  不久前,周占鳌在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油建十一中队四厂前线,为36名青工讲述完创业故事后,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听了您讲的故事,我理解了什么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今年76岁的周占鳌,上世纪70年代曾被大庆党委授予“最讲认真的人”称号。退休这些年,他心里时刻惦记着企业,只要一有机会就到施工一线工地上看看。 周占鰲无论对灾区儿童、还是对失学儿童都慷慨解囊,但在生活上对自己却要求十分严格。几年来,组织上多次给他调房子,他都坚持不要。他认为,人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休,总要做点有益于他人的事才活得踏实、过得充实。

  25岁时,杨甲杰作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弃了机关工作,回到家乡,从事农村最基层的电力工作。

  26年过去了,如今已是河北威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赵村供电所所长的杨甲杰,依然每日奔波在农村电力的第一线,每月坚持定期开展客户走访,特别是每逢农忙季节或用电高峰期,他总是忙个不停。赵村乡位于河北省威县的东北部,42个自然村共用一条10千伏线路供电,线路长达25公里,14年前,威县掀起了农村低压电网改造的热潮,从那时起,杨甲杰就有一种理想,“要让乡亲们都用上电,用好电。”一年春天,正值春耕春播时节,也是农网改造收尾的关键阶段,在架线施工时,赶上了连日降雨,但他仍然通过努力将原来3年的工程量,只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

  2005年中铁二十二局六公司刚成立半年,无资金、无设备、无市场,《经营执照》还没办下来,只能和原单位使一个。每次出去承揽工程,开发部人员都得和人家解释半天,结果半年过去了仍无工程进账,部分职工不得不歇工待岗。
  这时候梁尔河跳了出来,“整合社会资源借船出海!”他找到了一位甲方代表,结果,公司承揽下了哈尔滨动力科技大厦。他成了第一个自己揽到工程的项目经理。2010年,哈铁三棵树车辆段客车整备基地时,动迁遇到了“钉子户”,甲方没办法撤了,拆迁公司没辙也走了;可开不了工最后遭罪的施工方啊,工期底线已经敲死!“这个难题交给我吧!”梁尔河挨家做工作,终于完成了拆迁,尽管这样,他还是比人家晚开工一个月。

  河北武邑县电力局韩庄供电所的职工都说,他们的所长赵旭勃,性格很像《亮剑》中的李云龙。46岁的赵旭勃,爬满皱纹的脸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老许多,而他却说:“这些皱纹写满了幸福。”
  13岁那年,赵旭勃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为此精神有些失常,照顾一家人的重担过早地落在了这个少年身上。
  为了养家,赵旭勃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当兵,因为当兵可以每年为家里补助1200元,可以帮弟妹交学费。4年后,赵旭勃转业来到了武邑县电力局,一干就是22年。妹妹考上了兰州大学,全家人顾不上高兴,就开始为每年1300元的学费发愁了。当时每月工资不到200元的赵旭勃整日发愁。

  人物点击

咬定职工权益不放松

   李世文 1953年出生。1970年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市玻璃器材厂当工人。1982年到沈阳市总工会,1989年到民主管理部工作,2002年担任民主管理部部长,2009年担任法律和民管部部长。2008年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近年来,沈阳市总工会首创了全国有关集体合同等经验,其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沈阳市总工会法律和民主管理部部长、沈阳市劳动模范李世文。日前,沈阳市总工会做出授予李世文同志“模范工会干部”荣誉称号并开展向李世文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李世文今年已经59岁,离退休时间已经不长了。可喜的是,在沈阳市总工会,好多曾经跟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是民主管理工作的内行,因为,他非常注意传帮带。

加工“第一个”

  在航空结构件铣削加工领域,尤其薄壁易变形加工零件铣削加工,一直是加工领域的最大难点,王刚通过对该类型零件的认真研究,成功地解决了此类零件在铣削加工中零件刚性差、变形量大,加工尺寸精度和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难题。一般铣床铣削加工的最高精度为0.01毫米左右,王刚能够达到0.005毫米以上,而铰削、镗削加工能够达到0.002毫米的加工精度极限,尤其是他的小孔铰削技术绝活更是令人叫绝,他能用一把铰刀,通过不同的切削方法和冷却润滑介质的配合,加工出多种不同直径的孔径来,孔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竟然可以随心所欲调整,创造了机械加工领域的奇迹。

“80后”工会主席成长记

   从河南中医学院口腔专业毕业了,陈鹏发现当医生不是自己人生的志向,于是,他和两位学计算机的朋友集资8000元自主创业,虽然结果失败,但这段经历磨炼了他的意志。2009年,他先后在广东和浙江工作,都是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不知道未来在哪儿的工作,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年后陈鹏回到了九江。此时的陈鹏,26岁,身高从1.60米长到了1.80米,从医生转为销售经理再成为普通工人,从收入微薄到身价百万再到挥霍一空……种种努力和挣扎,让这个小伙子逐渐看清了自己,性格上不服输的特点支撑着他在陌生的道路上执著地走下去。

焊工状元贾向东

   他先后参加了国家重点工程——山西大唐神头第二发电厂二期工程、山西大同塔山电厂、内蒙古乌兰电厂等10多座电厂工程建设的焊接工作,累计完成高压焊口20000余道,工作量相当于半座50万电厂的焊接任务。更不容易的是,他完成的焊接件焊口一次受检合格率和优良率都在99%以上。特别是需要仰脸焊接的盖面,为了精益求精,他甚至把安全置之度外。有一次在焊接作业时,因为作业面狭小,他只能蹲着仰脸焊接,焊着焊着,突然感到肚皮发烫,低头一看是一大块焊渣不知什么时候掉到衣服上烧着了,衣服被烧了个碗大的洞,肚皮也被灼伤了。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工网人物频道 //character.workercn.cn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