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武贤: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2010年12月13日,全国劳动模范、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武贤在结束同日美客商的谈判后返回山西风陵渡开发区公司总部的第一件事,是与公司新招聘的百余名大学生一起参加拓展训练,并向青年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企业理念——“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1

任武贤常说,培训是给职工最好的福利。他亲自与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协商,在企业举办药学大专班、研究生课程班等,每年的培训教育费用达400多万元。在他的支持下,全公司有70多名在职员工攻读EMBA,每年学费达100多万元。公司还设立人力资源部,年薪50万元聘请专职经理,并投资数百万元自建拓展训练中心,使一大批青年精英走上了管理、技术、研发、销售等关键岗位,成为企业的骨干。【详细】

 
葛玉兰:哪儿的活难干我去哪

1975年下乡当赤脚医生,返城后先后在工厂、铁路部门工作,1987年至今一直工作在环卫战线。“扫街、工会、劳资、团支部、出纳都干过”。在环卫系统的20多年,葛玉兰先后获得过哈尔滨市“城市美容师”、哈尔滨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1

在她办公室的桌子下面有4双鞋,除了一双自己的鞋外,还有两双大头鞋、一双老头鞋;采访当天,在她的桌子上摆着一堆已经启封的感冒药;沙发上,放着一床棉被,棉被上有一副绿色的军用手套虎口处已经磨破了——这些都是她今年清冰雪的装备。葛玉兰出生于1958年,今年53岁,再过两年,她就要离开这个主任的岗位了。从职位上说、从年龄上说,她都不需要到一线去。“家庭困难的多、老弱病的多、女同志多、临时工多,这是我们环卫系统的‘四多’,不到一线去,这个队伍怎么带?”【详细】

   

龚明顺:人生定格在52岁

虽然学历不高,但他自强不息,工作30年,他成为同行眼中的“万教授”。2010年世博会期间,52岁的他将生命的终点定格在保电现场。江苏省南通市总工会作出决定,追授在世博保电一线因公殉职的海安县供电公司职工龚顺明“五一劳动奖章”。

1

龚顺明在单位担任了十几年线路材料员。每天早上哪条线路施工,需要什么材料、用什么工具,他都会在前一天晚上分工程、分项目一个一个堆好,然后用粉笔圈出来。第二天早上,同事们一目了然,拿上所需的材料、工具直接装车出发,从没出过一点差错。即便是在家休息,龚顺明的脑海里也“盘算”着一大堆的工作。2005年国庆节,龚顺明的儿子结婚。当天下午4时多,全家人正在忙碌着摆设喜宴,他却悄悄溜走。原来,单位里来了一批塔材,龚顺明担心自己不到场,同事们堆放起来会耽误时间。【详细】

   
李华蓉:她的胆识令男人佩服

从北京人民大会堂拿回全国女职工“五一巾帼奖”的李华蓉和往常一样,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一丝不苟地从事着自己手中的工作,荣誉面前,她还是从前那个认真的女人。作为项目工程师,李华蓉不仅要承担方案的制订和优化,还要负责现场的技术服务和质量检查工作。

1

一提起建筑工地,人们眼前自然而然闪现的就是钢筋水泥、轰隆隆的机械和头戴安全帽、舞动结实双臂的男人们,建筑工地无疑是一幅钢化的风景,而在这男人主宰的世界里,不时有一些坚韧的女人为这阳刚的世界增添一抹柔美的色彩,李华蓉就是其中的一位。中铁十八局五公司工程师李华蓉大学毕业至今,已经在一线摸爬滚打了15年,与钢筋水泥亲密接触了15年,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在枯燥的数字、技术参数和方案制订中度过的,她先后参建过延塞高速公路、津汕高速公路、既平高速公路、武广客运专线。【详细】

   
郭晋龙:中国焊轨第一人

30年前,他还是个连电路图都看不懂的初中文化技工,如今已经成为中国铁路电气维修“大腕”,解决了钢轨焊缝双频正火工艺改造等19项大型技术革新的关键问题,节约和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10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900余万元,人称“郭大拿”。

1

烧得通红的铜管发出“嘶嘶”声,沾满油渍的黑色软管蜷缩在铁皮设备柜里,一人高的电源柜无声地运转着……站在呼和浩特铁路局焊轨段车间里,十几名记者望着眼前这台简单得近乎简陋的装置有些发愣,“这就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名鼎鼎的钢轨焊缝双频正火设备及工艺?”“可别小看它,它能把5根100米的钢轨无缝衔接,让铁路大动脉更结实。进口设备要1000万元,这台完全原创的‘土机器’还不到50万元嘞!”在隆隆的机械运转声中,一个红脸汉子扯着嗓门介绍。【详细】

   
肖永立:技术最高境界是分享

自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之后,肖永立有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他觉得传统简单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为了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将自己工作的经验心得与大家分享,2007年肖永立在内部网页上开设了“肖永立技术交流论坛”,他担任论坛主持。

1

同屋的室友都很诧异,因为几乎看不到他回来睡觉。只有办公室、资料室、设备区,见证着他无数次埋头苦算、勤奋学习的身影,他着魔一般如痴如醉地潜心研究,寻找着科技电力带来的光明与愉悦。肖永立总是跟女儿说:“你还是没真正学进去。等哪天你感到进去了,你就有进步了。”“进去了”是一种什么状态,他说:“进去了,就是你会完全忽略周围的所有东西,除了你关注的事。这是一种类似中邪和着魔的状态。但是,这个阶段,也是人长进最快的阶段。”【详细】

   
覃锋:爱心,从今天到明天

“选我当校长跟我的名字里有一个锋字分不开。”覃锋说, “领导坚信扛起这所新学校重任的人必须有股雷厉风行、敢于冲锋陷阵的精神,具备像刀锋一样锐利的锋芒。而我的名字里恰好有这么个锋字。”他一路走来的阅历和工作经验都像他的名字一样果断、锋利。

1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故事,一个带泪的故事。”望着窗外操场上的孩子们,广西第一所孤儿学校校长覃锋感慨道:“跟这些孩子们在一起,看到他们茁壮成长我很开心、很快乐。 这也是这些年我坚持下来的原因。”创办于2000年的南宁市明天学校,是广西第一所孤儿学校。11年来先后招收了316名来自南宁市各县区及百色河池革命老区的孤儿学生,目前他们分别就读初中、高中和大学,有两名在国外留学,114个孩子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回报社会。【详细】

   
刘荣军:这个工人像战士

他根据车间产品结构的转变,从普通铣床,到数控铣床,再到加工中心;数控操作系统从法拉克,到西门子,再到现在的力士乐,这些系统的升级,全是靠他努力自学掌握的。2003年10月,他获得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铣工第二名;2004年,获中央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铣工第一名。

1

没有进过军营的刘军荣,举手投足间颇有军人范儿。军荣说,因为父亲当了半辈子军人,热爱部队,所以给4个孩子起名都带个“军”字;可巧,军荣的岳父也是老军人,“我的这个家就像军营一样,简单、快乐。”和记者谈起这些,刘军荣还不经意间透露了一个秘密,当年,他和爱人还没怎么接触,双方老人就因为有相同的经历,便做主定下了儿女的婚事,幸好双方皆认可对方,这桩“包办”婚姻才皆大欢喜。【详细】

   
陈长柏:英雄也会悄悄抹泪

 进入2011年,黄冈长江大桥2号主墩墩长陈长柏已抹过两次眼泪了。一次是农历大年三十,工区全体职工家属在工地食堂聚餐时;一次是4月27日在北京,他作为“十大专家型技术工人”发言之后。第一次眼里有泪,是因为激动;第二次眼噙泪花,还是因为激动。

1

那年秋天,高中毕业的回乡知青陈长柏参加了湖北省当阳县胡场公社的水库建设,上千人的大会战,他成为仅有的几个劳动模范之一,奖品是一把锄头。平生第一次登台领奖,捧着新锄头,年轻的陈长柏觉得自豪极了。从此,他认定一个道理:埋头干活儿就不会错!正因为这次当“劳模”的经历,一年半之后,1976初春,陈长柏由公社推荐,在铁道部大桥局参加了工作,成了让乡亲们羡慕的桥梁工人。【详细】

   
付玉玲:收费成为真情名片

付玉玲说,要把“为民服务、为户解忧”落在实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让服务对象知道你、了解你。2002年起,付玉玲便开始自制名片。她自费印制了3000余张名片,上面写着“有困难请找我”,逐一发放到每个用户手中。谈到制作名片的初衷,付玉玲讲述了一个对她触动很大的事。

1

在天津红桥区咸阳北路街,居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付姐”,付姐的名片几乎家家都有,她是天津市燃气集团第二销售分公司红桥营业所咸阳北路服务站收费员付玉玲。付姐的名片上既没有荣誉,更没有头衔。显要位置只有付玉玲的联系电话和“有困难请找我”这句话。 26年的职业生涯,她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众多荣誉称号。付玉玲说,她的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只要用户打电话来要求缴费,她都会随时过来。【详细】

   
景涛:飞驰在铁轨上的生活

十几年来,景涛实现了安全行车2100多趟、安全运行700多万公里的好成绩,并先后荣获湖北省“技术能手”、铁道部火车头奖章、全路“百佳班组长”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说:“选择了火车司机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火车司机的生活方式。”

1

“父亲把我带到库房,登上一列整装待发的旅客列车,教我认各种部件。父亲对火车上的各个部分都非常熟悉,每一个零部件的型号都知道得清清楚楚。车间里的工人都笑父亲在培养接班人。父亲很高兴,说自己是没机会了,但儿子将来肯定能当一名火车司机,开着火车带他去全国各地,听得出来,父亲很崇拜火车司机。”回来的路上,沉默寡言的父亲第一次很认真地跟景涛谈了话,“儿子,爸爸这辈子是没办法开上火车了,这个梦想只能靠你将来实现了。”【详细】

   

刘小刚像空降兵一样出现在了门口,脚步轻得没一点声音。一愣之下记者的第一反应是:“真年轻!”他笑了一下,面颊是常年在野外烈日晒出来的古铜色。 这些年国家建设的高速发展,成就了建筑行业中一大批肯吃苦的有为青年,33岁的刘小刚是其中之一。

1

“辽宁1年、北京1年、内蒙古5年、湖北1年半、四川1年,南昌、南昌N年,”细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11年来转战过的省份,说到现在,刘小刚加了一句,“干得好就多待几年,干得不好人家不让你待。” 今年年底,刘小刚被公司推荐为本年度“集团公司十大敬业爱岗标兵”。“20000多名职工,只评10人,”特意从北京总部赶来的宣传干部,给刘小刚的事迹材料起了这样的标题——《BT项目的探路人》。在他所在的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4公司,绝大多数职工都是常年转战在各地,与家人聚少离多。【详细】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