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华的紫砂陶艺人生-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张德华的紫砂陶艺人生

2020-09-23 09:50:16 来源:中工网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花。

  我国紫砂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宋代就有用紫砂制作陶罐、陶壶的记载,北宋诗人梅尧臣深谙茶艺,认为水和紫砂茶具,可充分发挥茶的韵味。紫砂壶的推广使用,始于明代。明代的供春是公认的紫砂壶鼻祖,他制作的“供春壶”,古朴可爱,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流传于世。

  秋风送爽,桂子飘香。一个阳光和煦的上午,我来到惠州水口镇,走进一条幽深的小巷,拜访了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张德华。他的工作室门匾上“进德堂”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大气磅礴。

  张德华与我想象中的长发须髯艺术家不同,他阳光、年轻,身形健硕,像是一名田径运动员。见我一脸的疑惑,张德华笑了笑:“我不像艺术家,我就是一个手艺人!”他客气地请我们进工作室。

  张德华熟练地煮水、洗壶,拿出珍藏的普洱,在袅袅飘起的茶香中,我聆听着一个陶艺人的传奇故事,领略他紫砂陶艺的艺术人生。

  一 

  张德华祖上三代行医,父亲想要他子承父业,但他偏偏喜欢自由、有挑战的行业。在进入陶艺行业之前,他在深圳创业,经历了生意挫折的痛苦。回到惠东后,他开了一家茶庄。品茶、交友,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沉淀自己。

  张德华开茶庄,收获有二:品茶与赏壶。好茶需好壶,真紫砂壶泡出的茶,爽滑,口齿留香;假壶不透气,泡出的茶不香。惠州不产紫砂,市场上卖的壶也是真真假假。

  江苏宜兴有“陶都”之称。要了解紫砂文化,只有去宜兴。1993年,张德华第一次北上,了解紫砂壶市场。在宜兴,张德华走进了一个奇妙的紫砂壶世界,真正见识了紫砂壶的魅力。他东家店瞅瞅,西家店看看,不着急买壶,而是对制作紫砂壶特别感兴趣。

  此后几年,张德华每年数次去宜兴购壶,对紫砂壶越来越喜欢,去的次数越来越多,在宜兴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店主制作壶时,他在旁边偷偷看。宜兴陶艺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传内不传外”,人家祖祖辈辈靠手艺吃饭,绝不传给外地人。

  命运的转折往往充满喜剧性,幸运之神总是眷顾执着的人。

  一次,在一家紫砂壶店里,张德华偶遇来宜兴采访的《中国紫砂》杂志主编钱大江。此时,张德华正痴迷地观赏一把紫砂壶。钱主编亲切地问道:“小伙子,你来自哪里?喜欢陶艺吗?”张德华木然地点了点头,介绍自己是广东人,很喜欢紫砂壶。钱主编一眼就喜欢上了张德华。中午,钱主编和宜兴的四个陶艺大师一起吃饭,叫上了张德华。25岁的张德华受宠若惊。席间,钱大江突然问张德华:“你想不想拜师学艺?”

  “当然想呀,做梦都想!”张德华兴奋地说。钱主编当即指了其中一位老师说,就拜他为师吧!张德华欣喜若狂,当即认师。

  这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的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凌锡苟先生。

  凌大师笑了笑,算是答应了。这以后,张德华这个四处“瞟学”的散勇游兵,终于师出有门了。

  二 

  制陶工艺如同绣花,是一门精细的手工活,要能吃苦,心细,还要能耐得住寂寞。

  张德华当学徒,从捏泥巴学习起。他捏了几百把泥巴壶,费了上千斤泥巴。一年多后,他好不容易制作出了第一把紫砂壶,师傅只是勉强地点了点头。

  张德华告诉我,紫砂壶制作程序分打、围、切、擀、篦、搓、开、装、光、敲等11个步骤。在制作过程中,不能分心,尤其在做“开口”这道工序时,必须深吸一口气,一气呵成,中途不能停顿。再热的天气,不能开风扇和空调,要保持泥巴湿润度,以免紫砂泥被吹干,即使天气最炎热时,也只能用毛巾擦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经常累得脱水。

  制作紫砂壶的工具都是自己打造的。“一把壶,一套工具。”张德华说。在他工作间,摆着几盒宽窄不一的竹片,这是制壶的基本工具。

  艺术是相通的,紫砂壶成型技法,与京剧唱段、国画工笔技法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张德华拿出一把壶,现场讲解壶的审美标准,从“泥、形、工、款、功”五个方面入手,点、线、面的线条要流畅,俯身看去壶嘴、盖扭、壶把,还真是在一条直线上。

  师傅对他要求严格,但凡有一点瑕疵,都视作废品。

  张德华说,制作紫砂壶最难控制的一道工序是烧壶,在千度以上的高温窑中掌握火候非一日之功。温度控制颜色的变化,颜色变化越大,泥质好,就能养出如婴儿肌肤的细腻手感,光亮如古镜,圆润如古玉。

  寒来暑往,从1996年到2011年,张德华学艺15年,中途因身体太累和生活的压力,几次想放弃。最后在妻子和师傅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师傅一家对他亲厚如子,技艺上毫无保留,生活上极大关怀。

  2011年7月,张德华终于修成正果,成为凌锡苟的第九个弟子,也是关门弟子。这天,凌锡苟先生在宜兴宾馆举行了盛大的拜师宴,江苏省、宜兴市的领导、许多工艺美术大师,以及多家媒体到场祝贺,见证了这一别开生面的收徒仪式。据说,张德华当时是唯一一个外地弟子。

  此前,凌锡苟先生曾三次来到惠东,暗访四邻八舍,考察张德华的人品。

  张德华说,这辈子,师恩难忘。

1 2 共2页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导演赵婷:激情难继,但好奇心永在

    2017年,随着奥斯卡影后“科恩嫂”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问了一句“谁是赵婷?”,这个问题慢慢开始成为了全球影人和影迷的“灵魂拷问”。

  • 疫情期间 这些女性电影人在做什么?

    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让“姐姐”成为了今夏最热门的话题,再加上《三十而已》等剧的热播,使得女性力量在今年尤为突显,成为疫情阴霾之下的一道光芒。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滕仁刚:草莓飘香 日子红火

    滕仁刚万万没有想到,不仅自己脱了贫,还能帮助那么多贫困户一块脱贫。

  • “夫妻店”选择到武汉从头再来

    9月21日一早,这家位于二七小路附近的面馆坐满了人,这是一家10多平方米的小店,摆了5套桌椅,白色桌面擦拭得干净清爽,带扶手的软垫木椅很舒适,墙壁上有字画作装饰,店员穿统一的服装,看起来像一家连锁店。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