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晶岩:抢救性挖掘北平抗战历史-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孙晶岩:抢救性挖掘北平抗战历史

五年时间完成长篇报告文学《北平抗战秘闻》

2020-09-09 10:24:16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旅游鞋、冲锋衣、双肩背、照相机,这是报告文学女作家孙晶岩外出采访时的标配。5年时间,知天命之年的她用田野调查法调研北平抗战历史,走访了北京密云、延庆、门头沟、房山、昌平、顺义、平谷、怀柔,河北赤城、兴隆、涞水、沧州、秦皇岛,以及天津蓟县等抗战遗迹、旧址,写下50多万字书稿,最终有了现在这本536页、三斤四两重的长篇报告文学《北平抗战秘闻》。

孙晶岩老师驻村采访

  今年7月出版的《北平抗战秘闻》从不同的侧面,全面、全景地反映了北平抗战的真实历史。为了创作这部作品,孙晶岩吃的苦一言难尽,她的膝盖被冻伤至今不能自由下蹲,而年事已高的受访老人的离世又让她痛感历史的消逝。

  北平抗战史研究学者、抗战老兵后代王亚雄说:“抗战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在缺少专业文字记录的情况下,经过80年左右的岁月反复折磨之后,我们今天能得到的历史信息往往都是碎片化的,互相缺少联系,情节很不完整,以致很难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遇到的口传消息,模糊的事实占了历史的大部分内容。我们按编年史做大事记容易,但是完整交代事件具体过程和人物细节却很难。所以,怎样挖掘出历史事件的细节,是今天抗战史研究方面的一个关键难点。《北平抗战秘闻》在技术上,通过比较成功地发掘和还原北平抗战史的细节部分,呈现出一些精彩的、合情合理、真实可信的人物动作和原始会话,以及被还原的事件细节,使历史固化,使情景感人。这是本书最突出的成就。”

  《北平抗战秘闻》出版之后引起的反响让孙晶岩受到很大鼓舞,她说想继续做关于北平抗战的电视专题片、微电影等,因为这段历史应该有更多人知道,“我要打一眼深井。”

  北平抗战就在你我身边

  孙晶岩老师著有《中国动脉》《山脊——中国扶贫行动》《中国女子监狱调查手记》《五环旗下的中国》《中国看守所调查》等16部长篇报告文学,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2014年冬天,北京市委宣传部邀请她撰写一部反映古北口长城抗战的长篇报告文学,对于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的孙晶岩来说 ,由她来撰写这部报告文学实在是最合适不过。

  孙老师说自己就读的北京市西苑小学是日寇西苑集中营旧址,就读的北京市101中学的前身就是晋察冀边区联合中学,当新兵时住过的房山军营周围就有一些日寇制造的惨案遗址,工作过多年的黑山扈解放军309医院就是当年“国民抗日军”用机枪击落日军飞机的抗战旧址。后来陪同她采访房山抗战的司机吴广会的爷爷就是被日本鬼子用刺刀挑死的,陪同她采访古北口抗战的司机安东生的姥爷、姥姥就是古北口长城抗战的见证人,这些让孙晶岩感受到“北平抗战就在你我身边”。

  在做了一些调研之后,孙晶岩发现在中华民族辉煌的抗战史上,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淞沪会战、长沙会战,都被人浓墨重彩地描述过,而却没有一部全景式描写古都北平抗战的长篇报告文学。她觉得仅仅写古北口长城抗战不行,应该写北平全民族抗战,这一想法得到了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支持。

  创作这部作品,孙老师还有自己独特的军事优势,“我在军队大学执教多年,学过军事地形学,听过军事课,平时喜欢研究战争史。”

  在孙晶岩看来,要想写好北平抗战,必须熟悉北平抗战史。所以几年来,她考察、请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高校抗战教研室,以及北京、河北地区20多家档案馆、抗战纪念馆(室)的专家,做了大量的案头准备;对当年抗日战场,对平西、平北、冀东三大抗日根据地地形、地貌、遗迹做了实地踏访;抢救性深度采访了200多位90岁以上高龄的抗战老兵、支前模范、地下党员、文化名流、市井平民、日军暴行受害者及他们的家属、后人;查阅了相关史书、区县志、档案、碑文和当年的报纸、日记、往来电文,做了大量的案头准备,也研究了作战图。

  北平抗战这根弦时刻在孙晶岩脑子里绷紧,以至于她到首钢采访北京冬奥组委,能发现日寇在首钢修建的碉堡;到北京广播电视台参加颁奖典礼,又从抗战文物收藏达人那里采访到鲜为人知的北平抗战故事。孙老师说:“我已经出版了16部长篇报告文学,还有几部报告文学集、散文集,所有的报告文学都是脚板子底下跑出来的,都是自己逐字逐句独立写出来的。我从来不把精力放在跑奖上,作品能否传世,读者自有公论。”

  孙晶岩当新兵拉练时住在抗日堡垒村老乡家里,在江西省兴国县成立孙晶岩老区工作室进行文化扶贫时住在老乡家里,采访北平抗战有时也住在老乡家里,她从骨子里热爱革命老区和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经常到革命老区做公益。

被日军炸残的古北口长城

  采访中最大的挑战是年代久远,地域广泛,地处农村,条件艰苦

  孙晶岩老师自言笔头很快,只要采访扎实了,一气呵成。“创作的时候我经常会进入痴迷状态,不吃不喝埋头写作,一天可以写一万字。”

  也因此,写作《北平抗战秘闻》,对她来说难的是田野调查,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年代久远,地域广泛,地处农村,条件艰苦。古北口长城抗战所有的当事人都已经作古,敌后抗日根据地幸存的老八路、支前模范也年事已高,她必须亲力亲为实地踏勘。而这些人住得很分散,不仅跨区而且跨省,为此她跑了数千公里。

  孙老师讲述说,只有到了古北口长城制高点,才能看清古北口长城抗战的战争防线。古北口长城是一座残长城,没有栏杆保护,有的地方只有一米宽,两边是悬崖,走在上面,狂风似乎要把人掀进谷底。“为了轻装前进,我在冬天-20℃的气温里穿着单薄的衣服,胸前还挂着沉重的单反相机,手脚并用跋涉,终于搞清楚古北口长城抗战的每一道战争防线。蟠龙山、将军楼、卧虎山、大花楼、南天门等地我都去过,帽儿山、肉丘坟去了三次,认真观察地形地貌,逐字逐句研究碑文,我获得了重大收获,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腿被刺骨的寒风冻伤,至今不能自由下蹲,我的膝盖留下了终身的疾患。背疼痛难忍,贴止痛膏都不管用,只好请先生用竹板拼命敲打。”

  在密云寻访白乙化牺牲地,在房山南窖乡寻访日寇掠夺中国优质煤炭的高线遗址,由于没有路,孙晶岩只能爬野山,手被荆棘刺得鲜血淋淋,鞋子里灌满了泥土;数九寒天时,她在延庆岔道寻访“活人坑”,要在垃圾堆里穿行,由于地上都是大坑,她连蹦带跳才找到遗址;在门头沟杜家庄寻访日寇毒气亲历者,她走村串户才找到了知情人;在延庆大山里跋涉,历尽艰辛才找到八路军当年的藏粮洞……中国最大的人圈(日本侵略者强迫沦陷区居民集中居住的地区)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蘑菇峪镇,她早晨5点钟起床,6点钟摸黑从北京出发,驱车330公里,一天跑了北京、唐山、承德市兴隆县三个地方,才到达蘑菇峪镇,顾不得旅途疲劳,马上了解情况,实地观察人圈旧址。

  几年来,孙晶岩说自己踏破铁鞋跑了北京地区20多个日寇制造的惨案遗址,比如北平最大的人圈密云四合堂人圈,北平地区第一个惨案遗址密云潮河关村,门头沟王家山、房山二站村、平谷鱼子山、延庆岔道活人坑遗址、西羊坊村……“日本鬼子残害中国人的酷刑有250多种,拿活人当靶子练习拼刺刀、刺刀挑孩子、用手撕孩子,把幼儿倒栽葱插在稻田里溺水而亡,用机器将水灌入女人的阴道,再用穿皮靴的脚踩踏女人的肚子,残酷至极。他们还把八路军的人头割下来泡在大锅里煮,放狼狗撕咬村民,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太深重了。”

1 2 共2页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突围经

    一季度亏损1.26亿元,销售收入同比下滑31%,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狂奔了十几年的“黑马”三棵树突然踩了刹车。这家中国工程涂料的龙头企业,2019年的营收还有高达66.64%的同比增幅。

  • 树超:创业虽艰辛 付出有回报

    树超是一名来自苏北农村的90后小伙。从小就比较要强的树超,凡事不甘人后,立志要出人头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