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韵:用心理“安眠药” 疫情中帮助700余失眠患者-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李韵:用心理“安眠药” 疫情中帮助700余失眠患者

2020-05-21 13:41:01 来源:科技日报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身处广东汕头的李韵就察觉到,一些亲朋好友发生了变化:有些人开始失眠,有些人变得烦躁不安。

  35岁的李韵是汕头大学医学院教授、汕头大学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她意识到,因疫情而饱受情绪困扰的不只是身边的人。她召集实验室所有学生,启动了一项研究:做疫情前后的睡眠评估。

  “1月份李老师就发现了这一块的研究空白,她的反应很迅速,抓住了这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再一次让我看到了她对科研的热情。”李韵的博士生陈柏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李韵和同事交流工作情况受访者供图

  调查公众对疫情的应激反应

  2月5日至2月19日,李韵的团队通过问卷调查了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公众对疫情的应激反应——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状况。该调查共收回完整问卷3772份,来自中国大陆的3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中国香港和海外地区。

  “我们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是大众出现不良情绪和失眠的主要原因。此外,很多人因为长期居家生活作息习惯不良,引起失眠。”李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泰戈尔在《孟加拉风光》中写道:不眠之夜像一条黑暗中缓流的大河,你仰卧在床上的时候,能够数出它流过的种种声音。这是关于失眠的浪漫描写,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失眠犹如幽壑中的魅影。

  从疫情暴发到清明节,最多时每天有20多人打热线电话向李韵所在医院设立的心理热线求助,电话通常在半夜响起。“我们先是听他们慢慢倾诉,再给一些舒缓焦虑的建议,一通电话至少要20分钟。”李韵说,缓解因焦虑等情绪引起的失眠,重要的是心理危机干预,而这需要保持耐心。“有些人是长达十几年的失眠问题,肯定不能一通电话就解决。其中的心理治疗过程至少需要5—8周,有些人接受了睡眠干预,效果可能也不明显。”疫情期间,他们通过线上线下为700多人提供了睡眠和情绪干预。

  填补粤东睡眠障碍患者就医空白

  李韵的母亲是妇产科医生,小时候她家里有一个两层的大药柜,装满了药品,这是李韵的乐园。她经常翻看药物说明书,翻到绷带和红药水会拆出来给自己包扎,甚至碾碎维生素片给植物增加营养。“慢慢就开始对医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看很多医学、生物、化学相关的书籍。”李韵说,高考填报志愿,她只看医学相关的专业。

  201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的李韵准备回国。她联系母校汕头大学,得知汕头大学医学院有意成立睡眠医学中心。

  李韵发现,整个粤东地区近2000万人,却没有专业的睡眠医学中心。“睡眠障碍的发病率约为10%,也就是说,粤东地区约有200万的睡眠障碍患者无法就近求医。”

  2017年底,李韵决定回汕头大学医学院任职,致力于在汕头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睡眠医学中心。人员培养、场地选择、装修设计、仪器选购……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历时一年多,睡眠医学中心建成,但最开始的1年半没有病人前来问诊。“如何让粤东地区的睡眠障碍患者知道汕头有睡眠医学中心为他们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广大群众认识到睡眠障碍是一种疾病,需要接受正规诊疗?”对患者数量抱有乐观预计的李韵,却被现实浇了一盆凉水。

  两年多以来,他们深入做睡眠健康科普,到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睡眠健康讲座和义诊。同时,他们对科研和教学投入了更多时间,建立起一支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水平睡眠医学团队。“只要方向是对的,坚持、坚持、再坚持就能看到光明。”李韵说。

  近5年,李韵发表SCI论文2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署名的有12篇,并参编睡眠医学专著2部。2015年,李韵的一项关于失眠的研究发表在《美国高血压杂志》,被该杂志评为全年最佳研究论文。

  选择睡眠医学这条路不后悔

  李韵最早接触的是临床医学,后来她被医学研究迷住了。“我念博士之前,就通过硕士导师加了李韵老师的微信。她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科研相关的内容。她年轻有朝气,对科研充满热情。我们课题组基本上每个星期至少有一次科研方面的交流。”陈柏欣说。

  李韵对学生很严格。2018年,陈柏欣跟着李韵研究睡觉打呼噜所致高血压的原因。一天半夜,陈柏欣突然接到李韵的“训斥”电话。原来,陈柏欣在整理资料时,数据出了一些问题。将近凌晨1点,陈柏欣去实验室查数据,发现是统计软件自带的功能不够完善导致数据出现错误。

  “我做得不够好,李老师会严厉批评我。”陈柏欣说,如果李韵和学生在学术上有争论,并不会影响到他们之后的相处。“她比较豁达,就事论事。”

  “因为我的博士生导师的研究方向是睡眠医学,我也走上了这条路。可以说,10年前是睡眠医学选择了我,但10年后是我选择了睡眠医学作为终身事业。”李韵说,对医学认识越多,接触病人越多,越对当初的选择感到无悔。(实习记者 代小佩)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定家规·立家训·战疫情——全国女职工家规...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56岁范明想演年代戏 从30岁演到80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脱贫攻坚重点剧目《我的金山银山》正在东方卫视播出,范明在剧中担纲男一号饰演村主任范星火。在采访中范明表示,自己对这个人物的把握是,要质朴、热情,要有多面性,要落地,还有一点小小的仪式感。

  • “北京人艺”三代演员“云赏”解说戏剧博物馆

    濮存昕自述当年曾因敬畏而不敢踏上舞台地板,“曝料”人艺历史上的001号工作证其实属于曹禺先生;在冯远征的口中,人艺艺术家多才多艺的故事信手拈来,如牛星丽的《龙须沟》服装设计图可见冰山一角,更以舒绣文的打字员角色引出“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人艺定律……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全国政协常委王昌顺:经济市场若转好 民航恢复将提速

    2020年中国经济“上半场”围绕抗疫展开,那么复产复工后,“下半场”该怎么打?无论是上半场还是下半场,民航业都在经受考验。在抗疫方面,民航业不断将医疗人员、医疗物资运进疫区,把滞留海外的中国旅客接回家。在复工复产方面,民航业则面临客流减少、运力压缩带来的成本压力。

  • “化危为机靠创新”——全国人大代表马新强履职记

    “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大不大?”“复工复产的进展怎么样?”“企业的发展需要哪些支持?”全国两会前,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强,对武汉“中国光谷”多家企业进行调研。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