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作家王根柱:黄土地上的歌者-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农民作家王根柱:黄土地上的歌者

2019-11-01 08:14:55

  在河南省虞城县利民乡土园村,86岁农民作家王根柱的事迹是一段佳话。他在豫东平原黄土地上忙着庄稼活儿,却没忘了读书写作,60余年笔耕不辍,发表作品30余万字。

  沾满泥土味儿的创作

  王根柱回忆,刚开始写作那会儿家里穷,吃饭都困难,全家人都不支持他创作。直到1953年,上海《大公报》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黑三娃参军》,这首鼓舞抗美援朝战士的童谣诗歌为年轻的王根柱带来了6元稿酬。20来岁的王根柱利用农闲时间,经常到当地文化馆看报纸、搜集资料,编写了一部农业合作化的书寄往上海广益书局,书出版后,广益书局给了他50元稿费,这50元稿费为家里办了很多事,改变了家人的观点,也给自己的创作带来了莫大的信心。从此,王根柱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陆续发表多部短篇小说,其中篇目改编的电影《钢珠飞车》《康庄大道》在全国放映。2017年10月,老人50年前的短篇小说《县长拾粪》被《解放军报》重新刊发,并获第六届“长征文学奖”,第五届“长征人物奖”。

  谈到自己的这篇代表作,老人一下子兴奋起来,回忆说:“《县长拾粪》的创作原型是一位姓刘的区长,是个老八路。20世纪50年代正进行土改复查,我作为工作人员跟他一起下乡。那时候没有化肥,种庄稼全靠土肥、粪肥。为解决肥料难题,刘区长挎起自编的粪篓子,带头拾起了粪,县里开会,他一路把粪筐挎到了县里,有人笑他,县长却点名表扬他不忘本。”王根柱深受触动,便有了这篇小说的构思,“我一路背着粪筐和镢头,把粪筐倒扣在地头,纸张铺在上面,坐在镢头上,一张纸上密密麻麻5000多字一口气写成了,写这个故事时还把区长改成了县长,最初的题目是《从城里来的人》,发表在1956年的《河南文艺》上。到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时,改为《县长拾粪》”。

  “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他说,“我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作为一个在黄土地上摸爬滚打的农民,农村题材是我写作的源泉,我有责任把中国的农村故事讲述好。”

  孜孜以求的文化寻根

  王根柱对文化自信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更是多年孜孜以求调查当地历史文化遗存。

  起源于商丘的人工钻木取火推动了整个文明社会,人工取火堪称人类文明的大突破。60年来,王根柱一直追寻着火祖的足迹,勘察、研究这一课题,创作出影视剧本《人间火祖》。

  王根柱说,西方有个火神普罗米修斯,他盗走天火带给人类。而中华文明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燧人氏,便生于商丘,葬于商丘,如今在睢阳还有燧人氏墓遗迹留存。老人说,西方把一个神话传说宣传得比真人还真,中国对一个真实的火神为什么越来越淡漠,于是他努力写了一个电视剧本叫《人间火祖》。

  王根柱在1996年发表了《花木兰正传》,很多人说,花木兰的作品那么多了,为什么还写她,这不是吃别人嚼过的馍吗。他不这样认为,读了很多年的花木兰,有一些文学艺术作品把花木兰说成一个武士,一个侠客,形象太高大了,还有人把花木兰写成是绣女出身,这是偏离真实的。写花木兰不能脱离《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是个织布女。织布可不是轻松的活,说明她非常贫穷,她要是不织布就生活不下去,她是一个底层人民,得按照底层人民去写她。“我要还原一个织布女出身的花木兰,一个合乎逻辑、经得起推敲的花木兰,这也是出于一种文化的责任,无论《人间火祖》还是《花木兰》,都是出于一份责任心。”(本报记者 丁艳)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孙仕奇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 热点人物

    聚焦“绿色生态工匠”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中国跳伞选手邢雅萍成为军运会“八冠王”

    军运会跳伞比赛的最后谜底26日上午揭晓。当日决出男女集体定点、男女团体4个项目的金牌,八一跳伞队队员邢雅萍在和队友们一起拿到女子集体定点、女子团体两块金牌后,成为本届军运会“八冠王”。

  • 武大靖:全力以赴,不负使命

    回想起4个月前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时的场景,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成员、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男子500米短道速滑冠军武大靖,情不自禁地连用两个“意外”、三个“激动”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他有一个“标杆”梦

    “我也曾负债累累,借钱被人嘲讽。如今我开办这个培训中心,就是想把技能传给更多的农民工。”近日,在贵阳市白云区贵翔挖掘机培训中心里,刘显军正开着挖掘机向记者展示他的绝活,一个个打火机被挖掘机轻巧地点燃,而打火机却毫发未伤,也没有掉落在地面。

  • 青海“90后”藏族青年将藏家百味融入咖啡

    “今天是工作日,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顾客。”说话间,公保才让加快了手中的活儿。“来我们店里一定要品尝青稞拿铁、酥油黑咖和安多熬迦,这三款饮品在其他地方顾客肯定喝不到。”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