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残雪:虽无缘诺奖,但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她-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访残雪:虽无缘诺奖,但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她

2019-10-11 10:25:12

  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8年和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克祖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此前,在海外博彩公司公开的赔率榜上,湖南籍女作家残雪赫然在列,且排名一度超过日本作家村上春树。

  虽和村上春树一样无缘诺奖,但残雪的知名度在国内大幅提升,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她。

  有“写作女巫”之称的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祖籍湖南耒阳。残雪著有《五香街》《吕芳诗小姐》《赤脚医生》等作品,累计700万余字。

  此前,残雪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算高。她的很多作品都较为难懂,有人说当她的书迷“有门槛”。但在海外,残雪颇有名气,是作品被译介到海外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

  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曾称赞残雪是“中国的卡夫卡”“一位很特别的作家”。

  近些年,残雪住在云南西双版纳,极少公开露面。66岁的她生活简单宁静,作息规律,每天花一小时写作,热爱哲学,坚持跑步,不喜社交……在诺奖公布前,《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来到湖南文艺出版社,并电话采访了残雪。

  “有点意外”,也“有些困扰”

  在云南西双版纳,残雪过着一种十分规律、少有人打扰的生活。她很少出远门,每天坚持跑步,在傍晚七八点时,写作约一小时。

  “我跟残雪接触有约10年的时间,邮件往来有近800封,是我与所有作者邮件联系中最多的一位。残雪不用微信,专注于她的文学和哲学。30年来,日复一日地过着‘单调刻板’的文学生活。”湖南文艺出版社负责残雪著作的责任编辑陈小真说。

  “成为诺奖热门人选,有什么感想?”这几天,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她的反应却出乎意料地平静,甚至对应接不暇的采访,感到有些“困扰”。

  记者:成为诺奖热门人选,您有什么感受?

  残雪:有一点意外,我估计得不到,但这也说明这届诺奖评委比以前开放,水平高(笑),重视高层次的纯文学。获诺奖的作品需要有读者基础,虽有些专家和研究者特别推崇我的作品,但读者群还不够,广泛的影响还不够,还要等好长时间。

  我最崇敬的两位作家,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都没有获得诺奖,因为他们的作品开始时比较小众,但他们的影响比有些得奖的作家要大得多。

  记者:这些年来,您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哪里?

  残雪:主要来自日常生活,对日常生活的敏感日积月累,从深处爆发出来。我不需要特定的灵感,我每天都有灵感,每天规定自己写一个小时,也不太需要构思。现在写作时间有时候缩短了一点,四五十分钟,年轻的时候每天写一个小时,写得很快乐,也不构思,大概八九百字到一千字。

  写作得有一种节奏,不能天天打电话、接受采访,这样会有干扰。我现在住在西双版纳,没有干扰,也不怎么接电话,每天白天看哲学书、写哲学,晚上就写一个小时小说。

  作品中有来自家乡的灵感

  残雪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在湖南度过。岳麓山下的生活,在她生命中烙下深深的印痕,折射在她作品的字里行间。她曾做过街道工厂的工人、代课老师、个体裁缝……有着极为丰富的人生体验。

  采访中,她的普通话里仍带着一口乡音,说起家乡,就轻轻笑起来。在好几次采访中,她都提到了同一个长沙方言词,“死火”,并将之形容为湖南人的本事之一。在长沙话里,它是“到位、到极致”的意思。

  记者:您是在长沙长大的,在您的作品里也会有长沙的影子。您觉得家乡对您的创作有潜在的影响吗?

  残雪:我的作品中有家乡的灵感,生活在哪个地方,扎根在哪个地方,都会受到影响。我在长沙生活的时间最长,受的影响也最深。我有一本书叫做《趋光运动》,里面好多都是以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为背景的。我是长沙人,关于长沙的记忆,那是魂牵梦萦的,改不了的。

  作品是指向未来的理想主义

  自1985年发表第一篇作品以来,残雪已坚持写作30余年。在国内文坛,残雪的作品往往以艰涩难懂、意蕴幽深而著称,她曾撰文说自己“做的是没有退路的实验文学的实验,创作素材取自人的灵魂深处,属于心灵探索的层次”。

  陈小真介绍,长期以来,残雪的文学作品在海外声誉颇高,在多国出版,在国内则因“阅读门槛”而略显“小众”。然而,近年来,残雪深刻感受到,国内的青年读者成长非常之快,水平甚至超越了国外读者,“我深深感激我那些青年读者”。

  记者:您曾说过,您的作品是写给未来的,写给青年人的,怎么理解这句话?

  残雪:我写的是寓言式的作品,是一种扎根在现实日常生活中间,指向未来的理想主义。老了,可能就看不到那种理想了,但是年轻人还是有可能看到的。

  记者:从您的成长经历和写作经历来看,您认为,文学对青年人的精神世界起到怎样的作用?

  残雪:文学能够改造人格,不光是精神世界,还有肉体世界,也就是日常生活,如果读我的小说,真的看进去了,我觉得都能有改善。我的作品的一个特点,就是必须要研究才能叫做“看”,非得要研究,才能叫读我的作品。

  记者:很多人说,您的小说不容易读懂,但读懂了就会非常喜欢。您对读者抱有怎样的期待?

  残雪:我的很多读者是热爱生活、有理想追求、读过很多文学和哲学作品的读者。可能暂时没读过哲学,也可以,但一定要是读过很多文学作品的,才有比较,才能看得出高低。(本报记者 柳王敏、袁汝婷)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孙仕奇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聚焦“绿色生态工匠”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云端里的“大国重器...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柯洁入读清华后的首秀 被这位小姑娘“抢了风头”

    整个9月没有参加一场等积分赛的柯洁九段,将于10日揭幕的梦百合杯上迎来他入读清华大学后的首场正式对局。然而在9日的抽签仪式上,年仅10岁的日本小棋手仲邑堇却抢了世界冠军的“风头”。

  • 访电影《中国机长》演员张涵予:唯有真实最动人

    “接下这个角色是因为崇敬这位机长,觉得他是真正的英雄。”张涵予说。事件刚一发生,他就通过新闻得知了,并对以大智大勇力挽狂澜的刘长健非常赞叹。接到博纳影业的邀约后,张涵予非常激动,当即推掉所有其他事情,全力以赴出演。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