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成:庭前海棠依旧-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王铁成:庭前海棠依旧

2019-09-18 14:57:13

  【走近文艺家】

  83岁的他是第一位饰演周恩来的演员。他让亿万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大国总理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尽管一辈子只演一个角色,但他毫无遗憾。

  这是一个位于京郊的小宅院。荷叶亭亭,芳草如茵,高高低低的乔木亲密地簇拥着,在风中摇出阳光的碎金。最引人注目的是庭前的几株海棠,枝丫上缀满了海棠果,苍绿玲珑,煞是可爱。主人说,秋冬,海棠果渐渐转为棕褐色,待到春天,果实落尽,便会迎来一树树粉色的海棠花。主人将小院唤作“海棠园”。

  小院的主人叫王铁成,今年83岁,是第一位饰演周恩来的演员。1977年,话剧《转折》开启了他的艺术人生,也让他开始了与周总理长达几十年的“神交”。如今早已离开舞台和银幕,然而日日从周总理钟爱的海棠树下走过,年年迎来海棠花开,王铁成心中总会生出熨帖与欢喜。

  1976年1月,周总理逝世。王铁成作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待分配演员,意外得到一个前往人民文化宫吊唁的机会。吊唁归来,他一路痛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随后,王铁成托人买来周总理的标准像挂在床头,“相信在将来的舞台和银幕上,一定会出现周总理的光辉形象。”每日凝望周总理的照片,他心中一动:“总理浓眉大眼,我也浓眉大眼,其他地方我跟他也有几分相似,我是不是有可能饰演总理呢……”

  1977年,文化部组织编排话剧《转折》,这是第一次在全国性的舞台上出现周恩来的形象。戏排出来了,却没找到能扮演周总理的演员。就在大家焦急万分之际,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化装师推荐了王铁成。试装非常成功,跑了15年龙套的王铁成第一次站在了舞台中央。

  离演出仅剩17天。王铁成一次次前往新闻电影制片厂观看周总理的纪录电影,一边记下总理的一言一行,一边偷偷翻录总理的讲话,回家后逐字逐句学习,归纳发音特点。在练功的大镜子前,他来来回回地踱着步子,揣摩总理的姿态、风度,一天能走出40多里。

  王铁成仍记得演出那天,当他迈步走上舞台,台下立即爆发出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小同志,刚才的冲锋号你吹得很响嘛……”多么熟悉的音容笑貌!剧场里哭声一片,观众从过道涌到前排,哪怕坐在位子上也是身体前倾,只为能近些看“总理”。14分钟的戏,17次掌声——那天演出观众的反应,深深印在了王铁成的心中。

  随后的话剧《报童》又一次震动了观众。一次谢幕后,曹禺快步走上台,紧握王铁成的手,然后突然后退,深鞠一躬,泪流满面:“谢谢你让我们又看到了周总理。”王铁成的表演也得到了邓颖超同志的高度认可。

  而后,王铁成将周恩来的形象带到了银幕上,《大河奔流》《李四光》《西安事变》《风雨下钟山》《周恩来》《李知凡太太》……王铁成渐入佳境,让亿万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大国总理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

  求形易,传神难。形神兼备、朴素自然的表演来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难以言说的付出。“要实现心灵的刻画,唯有进入总理的灵魂,理解他的内心世界。”王铁成读总理的著作,搜集总理的故事、照片,揣摩总理步伐的快而坚稳,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甚至练得一手总理的字迹。“我常常会琢磨,总理听到什么、遇到什么会高兴,他在各种情境中会想些什么。”在电影《周恩来》中,王铁成不仅演出了与总理一样的病容、一样的消瘦,也演出了与总理一样的坚毅、一样的博大。影片中的“总理哭贺龙”堪称经典,“总理哭贺龙,也有我王铁成哭总理,那是我十几年的哀思和对总理所有的情感。”王铁成甚至将拍摄过程中经历的一场严重车祸视为上天的馈赠。受伤后的孱弱使他更接近总理病中的形象,也让他在305医院治疗期间,实现了进入总理住过的病房实景拍摄的愿望。《周恩来》成为人物传记影片中的不朽之作,为王铁成带来了金鸡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一辈子只演一个角色,王铁成毫无遗憾。因周总理,他的人生越发豁亮。此刻,如同追忆一位熟稔的故交,83岁的老人目光澄澈,娓娓道来总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在困难面前的乐观坚忍、对人民无私的爱,吟诵总理青年时代的诗作《生别死离》,描述西花厅极简的陈设,谈从邓颖超同志身上得到的教益……

  王铁成的一生并不平顺,然而他总是粲然以对,在生活的罅隙里养他的花鸟鱼虫,赏他的诗书画印,一切云淡风轻。唯一的儿子患有先天性痴呆,他从不避讳,人前唤作“我的傻儿子”。“哪怕是只小狗,也得好好养大。”儿子乳名狗儿。夫妻俩教儿子写字、弹钢琴,引导他听京剧。此时,循声走进狗儿的房间,狗儿浑然不觉,伴着热烈的京剧曲调,他正专注地打着小锣。即使在生活最为清苦之时,王铁成也热衷于慈善,后来攒够了儿子的生活费,日渐宽裕,他建“学周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大学生、为残障人士捐款……把多余的钱回报给社会,一身轻松。与狗儿房间隔得不远的是书房,四壁挂着王铁成的书画作品,荷塘幽静,修竹隽雅,墨梅飘香,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和白居易的《偶题阁下厅》两幅书法作品尤为醒目。

  一切都是最好的馈赠。王铁成感恩那个春回大地的时代,让他与周恩来总理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他打开了新的人生天地,也感恩此刻的岁月静好,蒸蒸日上。

  临别时,我提出为王铁成拍张照片,老人径直走到海棠树下,步伐依旧快而坚稳。

  (本报记者 赵玙)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第十六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候选标兵单位...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聚焦“绿色生态工匠”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奋战“未来之城”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中国文艺界追忆著名导演吴贻弓:银幕“知交半零落”古道长亭再无...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上世纪80年代,一部改编自作家林海音同名小说的电影《城南旧事》轰动一时,其充满诗意和音律的摄制手法,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银幕上独树一帜。执导《城南旧事》等经典电影的著名导演吴贻弓近日在上海辞世,中国文学艺术界、电影界为之扼腕痛惜。

  • 对话两代体育人:小小羽球,牵动人心

    上世纪80年代,中国选手在世界羽坛领一时风骚,李玲蔚被誉为“世界第一号女单选手”,是羽毛球“前奥运时代”的代表人物(羽毛球1992年被列为奥运会正式项目);2016年里约奥运会,谌龙夺得男单冠军,成为继吉新鹏、林丹之后,国羽男单奥运夺金第三人。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领带大王”曾宪梓:我要用尽一生为国家出力

    在香港,原全国人大常委、香港金利来集团创办人曾宪梓并不是拥有财富最多的人,却是改革开放以来为祖国捐款最早、最踊跃的港人之一。按个人财富比例,也是捐款数目最大的港人之一。

  • “折翼天使”撑起工会“扶贫小院”

    袁建爽的车间位于平乡县河古庙工业园区的一处院落内,在院子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农民工创业就业扶持示范点”,这是工会的“脱贫小院”项目。目前袁建爽的企业已经接纳了20多名农民工就业。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