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学生是我生命的阳光(图)-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李炜:学生是我生命的阳光(图)

特约撰稿 李晓璇
2019-05-20 08:42:46

  此外,李炜教授对于西北方言中的阿尔泰语化现象也关注多年,多次带领学生前往兰州多地调研,正在构思写作《兰州方言语法研究》等揭示语言接触规律的专著。

  中山大学周小兵教授听闻李炜教授逝世,含悲写下一副挽联:“语言研究南融北合,教育无疆海阔天空”,从汉语本体研究到《现代汉语》教学,从国际职业汉语培训再到基于汉语的神经语言学,南融北合、海阔天空,李炜教授确实做到了用一生都在践行他“把学问写在大地上”的学术理想。

  “琉球在日本,希望琉球学在中国”

  他对琉球官话的研究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一名现代中国学者的国际视域与家国情怀

  2003年至2004年,李炜教授在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任客座教授,归国之际带回了清代琉球官话课本数册。

  琉球曾是中国的藩属国,琉球官话课本就是清代的琉球国人为了跟中国往来、学习当时的汉语官话的教材。

  李炜教授认为这些教材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中琉关系史、汉语海外传播史,归国后马上组织团队开展研究,他的第一个博士生李丹丹的博士论文题目也定为《清琉球官话课本<人中画>语言研究》。

  为了更好地收集琉球官话课本的相关研究资料,2007年李丹丹申请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公派研究生项目前往日本留学。

  在寻找日本合作导师时她有两个选择,一位是与李炜教授私交甚笃、学术观点也相近的教授;另一位是与李炜教授不仅素未谋面,而且学术观点也有差异的教授。

  因为后者当时持有的材料与研究的成果更为丰富,李丹丹希望选择后者,然而不免担心老师会反对自己去向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学习,因此去系里找李炜教授聊这个问题时,脸憋得通红还是不敢说出来。

  没想到,李炜教授见了李丹丹,居然主动提出:“你去跟XX老师学习吧,我们的观点有一些不一样,这样你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琉球官话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她的眼泪刹那间就冲出了眼眶。

  现任暨南大学副教授的李丹丹已经毕业多年,但她至今记得在出发去日本之际,李炜教授对她的嘱咐:

  “日本关于中国学的研究材料确实非常丰富。我希望你去日本之后,广纳材料、博览群书,既要努力向日本的学者们学习,也要有独立的思考精神。学界有一种说法叫‘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希望有一天,有人说‘琉球在日本,琉球学在中国’。”

  自2005年以来,李炜教授的团队陆续发表与琉球官话相关的论文十数篇,专著两部,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与重大项目各一项,将琉球官话归属为中国南方官话的一种,将琉球官话这一之前少有中国学者涉猎的研究领域推向前沿,取得了研究的国际话语权。

  他对琉球官话的研究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一名现代中国学者的国际视域与家国情怀。北京大学中文系漆永祥教授评价李炜教授在琉球官话方面的研究是“通绝域方言,成传世宏作”,李炜教授逝世令人痛惜,“继往遗泽留遐世,从兹名士少斯人”!

  “学生就是我的子女……”

  他对所有的学生视若己出,他给许多博士生的赠言是:“毕业前学术第一,毕业后家庭第一。”要做一流的学术研究,也要过好幸福美满的人生

  李炜教授没有子女,他常常说:“学生就是我的子女,学生就是我的生命。”

  李炜教授1985年到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从教34年,给历届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们说:只要你听过他的一堂课,一次讲座,甚至只是跟他吃过一次饭,就会被他折服,喜欢并且信赖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师。

  李炜教授讲课生动活泼,把课堂变成舞台,语言极具感染力,很受大家欢迎。黄天骥先生评价他是“中山大学讲课的一张王牌”。

  作为老师,李炜教授的传道授业解惑不只是在课堂上,更在课堂之外。边吃边谈的“吃谈”上课方式成为历届学生对他最深刻的回忆。

  从路边的大排档到法国大餐,从学问方法、生活艺术谈到更广阔的人生,但无论在哪里,无论是美酒、美食还是音乐艺术,最后都能和语言学完美衔接,都能让学生感悟到人生哲理。

  他说:“文章不是在课堂上教出来的,那是在课后,吃着饭、散着步慢慢谈出来的。”因而,在课堂以外,他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也都留给了自己的学生。许多学生都记得李炜教授请过自己吃饭,甚至有时他一请就是一个班、一个年级。

  李炜教授喜欢“吃谈”,但从不让学生买单。这是他不容挑战的规矩。学生们在读期间不能打破规矩,就在毕业后带着礼物来看望他,这时他却不完全拒绝。

  每年在南国荔熟、中秋月圆这两个时节,毕业的学生会给他送来荔枝和月饼。虽然他自己并不爱吃荔枝和月饼,但因为有好多在读的学生是从北方来,没怎么吃过荔枝,离开家在中秋时节特别期盼团圆,所以他都收下这些礼物,转分给同学们,让同学们都能感受到师姐师兄们的关爱,感受到老师们的善意。

  课堂上的老师是可敬的,传授的是理性的知识;“吃谈”中老师是可亲的,传递的是生活的力量。这样带着温度的教育方法,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并形成了更大的影响。

  一些学生听了他课堂上讲如何利用语言学知识识破电话录音中的黑话,来辨别犯罪嫌疑人身份,于是毕业后选择了警察的职业;毕业后成为教师的学生也沿用李炜教授“吃谈”的方法,并且贯彻不许学生买单原则,有温度地用人生经历为学生答疑解惑,影响更多的学生。

  李炜教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最牵挂的是学生,最大的快乐也来自学生。

  他的博士生于晓雷第一次到海外参加学术会议,得到学界肯定,有位老教授鼓励他说:“晓雷做学问,颇有乃师之风。”

  他兴冲冲把这句话转告给李炜教授,李炜教授怕初出茅庐的博士生骄傲,赶紧当头浇冷水:“那是人家客气,别太当回事。”随后又补充说:“那中午吃牛肉面奖励你加份肉吧!”后来过了许久,他才告诉于晓雷,他因为这件事偷偷高兴了好几天。

1 2 3 共3页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

  • 热点人物

    山火无情 英雄不朽

  • 热点人物

    全国劳模吴吉林:用创新奉献企业,把光明留...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冼星海”演技炸裂

    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生命中最后5年经历为内容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合拍片《音乐家》,目前正在公映。这部电影是中哈电影界的首次合作,也是中哈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人文合作的重点项目。

  • 朱婷,收获更好的自己

    5月17日,朱婷在个人社交媒体发布文章《女排2号今天上线》,宣布回归国家队。结束了土耳其联赛3年的征战,新赛季她将在国内联赛打球。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乐享发明创新的侯宁一家

    侯宁是北京海淀区居民,在国家图书馆工作。她的家庭由父母、夫妻、儿女六口人组成,三世同堂,多年来,秉持“品味书香创新是侯宁一家的显著特点,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关注社会热点。2003年“非典”,侯宁设计医护人员专用面罩

  • 黄齐福:80多的年龄 “80后”的朝气

    被大家称为“福伯”的黄齐福,一直在奋斗:17岁参军,23岁入党,67岁再创业,76岁被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如今依然朝气不减,奋斗不止,每天坚持早上六点多起床,八点半之前到公司上班。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