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外国人“憋屈”15年的82岁老院士走了!记住这个名字陈创天!-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让外国人“憋屈”15年的82岁老院士走了!记住这个名字陈创天!

2018-11-05 14:02:31

  02

  “不需要天赋的发现”

  急坏外国人

  非线性光学材料作用很广,

  小到医学上的激光治疗,

  大到关系国防的精确制导技术。

  可光学材料的研发特别困难,

  这世界上有多少物质,

  就有多少种材料,

  陈创天要做的,

  就是从数以亿万计的材料中,

  挑出能够为人类服务的几种。

  陈创天在做实验

  这项工作“不需要天赋”,

  只需要耐得住枯燥与寂寞。

  从此陈创天就陷入了

  计算与实验的“沙漠”。

  功夫不负有心人,

  陈创天在1968年首次

  发现了著名的阴离子基团理论。

  在10年之后正是这个理论,

  让陈创天有了重大发现:

  在硼酸盐化合物体系中,

  很可能有新一代非线性光学晶体!

  两年的研究之后,

  陈创天团队首次发现并合成了

  具有很强非线性光学效应的BBO晶体,

  这比当时国外的ADP晶体

  效果要好4到5倍!

  1983年陈创天向国际报告了这一发现,

  整个激光界的大师都为之震惊!

  他们难以相信,

  中国竟还有这么先进的材料技术!

  中国人自主研发的BBO晶体

  BBO一下子成了“热销”品,

  在当时世界上80%的

  BBO都是made in China!

  这时候,陈创天带领团队,

  又悄悄地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当时在国际上有这样一种说法:

  激光的波长不可能小于200纳米。

  然而在1990年的时候,

  陈创天的团队发现了一种

  名为KBBF的晶体,

  由它产生的激光波长最短184.7纳米,

  又是经过6年多的实验,

  他们成功地合成了KBBF晶体,

  深紫外时代自此开启,

  这种晶体一面市就在国际上震动。

  芯片光刻技术、超导测量等

  前沿科技的核心部件都是KBBF,

  KBBF一时间成了抢手货,

  有时候一小块就高达几万美元!

  中国人很慷慨,

  从不介意向外国出售KBBF晶体,

  然而西方却高科技产品技术封锁,

  不仅如此,

  有些国家还将中国的KBBF

  视为战略物资,用于军事用途。

  2009年,中国禁售KBBF晶体,

  一向高傲的外国人慌了。

  小到教学科研,

  大到激光武器的制造,

  跟KBBF晶体有关的项目,

  竟都一时“哑火”!

  科罗拉多大学的物理学家丹尼尔,

  视KBBF晶体为“最宝贵的财产”。

  由于发生激光会损耗晶体,

  他舍不得轻易使用KBBF,

  实验室里一台价值10万美元的

  镭射装置成了永远不开机的“废铁”……

  《自然》杂志截图

  《自然》杂志甚至撰写了一篇名为

  《中国藏起了这种晶体》的文章大吐苦水。

  有人找陈创天以高价买KBBF,

  得到的回答很简单:不卖。

  外国人希望用极高的薪水聘用陈创天,

  结果答复也很简单:不去。

  他们没辙了,

  只能学习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也开始“自主研发”。

  但是他们仅仅是复制一个

  陈创天用2万美元做出来的仪器,

  就需要多花费上百倍功夫,

  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

  不知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美国终于在2016年宣布

  研制出了KBBF晶体,

  终于在晶体面世15年后,

  “打破了中国的封锁。”

  在别人着急研发的时候,

  陈创天也没有闲着。

  在2015年8月,

  陈创天的团队宣布

  发现新型材料LSBO晶体,

  有望成为下一代激光材料……

1 2 3 共3页

来源: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四十三·一线公安民警用镜...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退伍军人回乡创业 引领百姓脱贫致富

    每天早晨4点半,郑永亮准时到种植大棚开始一天的忙碌,6号大棚的卡罗拉需要浇水了,13号大棚的香槟需要打农药了,16号大棚需要通风防霉了……郑永亮每天都要检查每一个大棚的生长情况。“一天之计在于晨。我必须赶在工人上班前把所有情况掌握清楚,才能对症下药,安排好一天的工作。”郑永亮说。

  • 杨威:教育田野上的“虚拟”播种人

    一名小学生体验完VR课程后在本子上做了小笔记,工工整整的汉字下面还配了手绘图。杨威说,这种时刻让他觉得在VR教育这个领域创业很值得。10月22日,2018年“创青春—中关村U30”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最终,30位创业者从百强中胜出,斩获年度优胜者荣誉,杨威正是其中之一。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