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同和:懂得“留白”才能和未来对话-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邢同和:懂得“留白”才能和未来对话

2018-09-29 15:09:47

  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曾经给上海的发展带来繁荣,也曾因河水黑臭受到市民的诟病。如今,随着《迈向世界级滨水区——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的公示,苏州河将成为上海发展的一大新亮点。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第一位提出在苏州河边规划绿地、苏州河黄浦区样板段设计总负责人邢同和,记录关于苏州河的“成长”经历。

  不解之缘

  走进邢同和的办公室,一张醒目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张拍摄于2016年10月12日的照片,邢同和站在金茂88层挑战“云中漫步”,和自己参与同美国SOM合作设计的作品——金茂大厦的合影。从事规划55年,邢同和参与设计的作品不仅有金茂大厦、上海博物馆、外滩等,还第一个提出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并在上世纪90年代初负责规划了苏州河黄浦区样板段。

  在上海出生、成长的邢同和对苏州河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出生在浦东新区的三林塘,童年时期,跟着家人搬到苏州河河南路桥北岸的石库门房子居住……”提起苏州河,邢同和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童年的生活,小时候在河南路桥堍的天妃宫小学读书,每天要穿越河南路桥,在苏州河边玩耍,曾有过很多梦;读大学时,他经常在苏州河边写生,坐在苏州河的南岸,面对上海大厦、邮政博物馆等优秀历史建筑写生;工作后,他的工作单位就在外滩三号,每天上下班都经过黄浦江、苏州河边……如今,邢同和依然住在苏州河畔的半岛花园小区,每天从19楼的阳台眺望苏州河两岸的风景。

  “过去70多年,自己的生活、事业都离不开苏州河,能为苏州河的规划出力是圆了童年的梦想。”邢同和笑道,他见证了苏州河水从清澈见底到被严重污染再变得清澈,上海市民经历了从讨厌苏州河、逃离苏州河边,到喜欢苏州河,又重新回到苏州河边生活的变化,也是上海发展历史的简述。

  设计样板

  很长时光,苏州河总是天朗气清,在河畔散步是两岸居民的一大享受。上海开埠后,英国划船俱乐部常在苏州河上举办赛艇比赛;1911年建造闸北自来水厂时,英国工程师专门从苏州河11个取水口取出水样化验,结论是苏州河的水质比泰晤士河要干净;进入20世纪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猛,苏州河上船行如织,苏州河畔烟囱林立,机器隆隆……苏州河开始污染了。上世纪50年代末,苏州河的“黑缎带”整天在游来荡去。60年代,走过苏州河,那一股股气味令人作呕,河边的居民打开窗户,只要刮东南风,家里就充满异味臭味。

  “全世界所有的城市,对河道的整治都放到了重要的位置,纽约、伦敦、巴黎都是如此。”回忆起苏州河样板段的规划设计,邢同和滔滔不绝,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负责设计苏州河黄浦区样板段的设计规划,东接黄浦公园,西至河南路桥。经过实地调查研究,他确定把苏州河样板段建设成为以休憩、观光活动为主的休闲性绿带。这一区域结合原有的景观语言和历史元素,赋予不同特色,以高低错落的步行系统相连,使样板段的城市景观自成一体,又为邻近地段的苏州河景观建设设定好起点。

  邢同和表示,苏州河边的三种资源可继续开发。第一是水资源,可形成周边很优美的城市环境。第二种是建筑文化资源,苏州河两岸各类建筑是非常丰富的,如上海大厦、邮政博物馆、河滨大厦、造币厂、四行仓库、华东政法大学等。同时,苏州河上的桥梁文化也可以充分利用,特别是西藏路以东的几座桥更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像钢结构的外白渡桥、浙江路桥分别建于1907年、1908年,是简支梁桁架式钢结构桥,这是当时非常先进的造桥技术。第三是人文资源,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总是和水系连在一起的。百年来,这里有许多人文历史资源可挖掘,需要进行个性化研究。

  “留白”艺术

  傍晚时分,在黄浦区中山东一路外白渡桥附近眺望浦江两岸,陆家嘴群楼和外滩建筑华灯初上,黄昏中天色湛蓝,申城夜色清丽,城市风景分外优美。

  外白渡桥上、圆明园路旁,随处可见正在拍摄婚纱照的新人。如今,苏州河黄浦区段的公共绿地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散步、游客欣赏上海夜景的好去处。

  采访邢同和时,“留白”是听到最频繁的词汇之一。邢同和规划样板段时,由乍浦路桥至四川路桥的休憩广场,预留设置“苏州河变清”纪念雕塑。地下已经打好三根桩,一直没有建造。提起这件事,邢同和没有一丝遗憾,在上海,尤其是苏州河、黄浦江两岸的公共空间,很多稀缺资源不可再生。部分区段的更新条件不成熟,就是要“留白”。

  对苏州河两岸未来的发展,邢同和表示,苏州河不仅仅留出连贯的河畔绿带,还应该让这条横穿上海市区的天然水脉——曲曲弯弯的苏州河能多开辟、多增加打通和渗透南北间的绿色通道和成片环境空间,成为上海市区点、线、面结合的美丽绿色打底。

  邢同和表示,有传统文脉的城市才有灵魂,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才有底蕴,有追求的城市才有理想,有对话交流的城市才有未来。

  本报记者 杨玉红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梁雨桐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二十七·土族姑娘讲述扎根...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心甘情愿被夺“控制权”——稻农肖建波的大米私人定制生意经

    这些年,吉林省永吉县一拉溪镇种粮大户肖建波不断失去对自己流转承包的数千亩稻田的部分“控制权”: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他说了不算。不过,他对此甘之如饴。因为,在一些地块上,种啥、咋种、种多少是由私人定制的客户说了算,不用再发愁销售。

  • 季薇:布局深耕两不误

    2018年,是华映资本成长的第十个年头。近日,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接受媒体专访,复盘华映投资生态布局。“我们最好的资产,是每天和这些项目在一起,让我们能够第一时间感知到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