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连德:首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华人-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伍连德:首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华人

罗佩玲
2018-08-15 08:07:53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他就是被誉为“鼠疫专家”的中国检疫和防疫事业先驱伍连德。梁启超曾撰文高度评价他:“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

  伍连德,字星联,祖籍广东新宁(今台山县),生于马来亚槟榔屿。17岁考取英国女皇奖学金,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是该校第一位华人学生。1899年6月毕业后考取圣玛丽医院奖学金,成为该院的第一位华人实习生。博士期间主攻破伤风菌研究,1903年被剑桥大学授予医学博士学位,是首位获得此学位的华人。

  1907年,伍连德应袁世凯之邀就职于北洋军医处。1908年5月携家人回中国定居,担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1910年底,东北爆发“黑死病”(鼠疫),伍连德临危受命,赴哈尔滨调查处理疫情。通过解剖死于瘟疫的患者,他发现患者体内感染的疫菌就是鼠疫杆菌,由此,他确定当地的疫菌传染渠道是人际之间的呼吸和飞沫,并将这种疾病传播的方式命名为“肺鼠疫”。这个说法在当时属世界首次,为医护人员的防疫工作指出了正确方向,从大力灭鼠转为隔离患者及疑似患者。

  为了有效阻截人们交流时候的呼吸和飞沫传播,特别是使医疗人员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免受病菌的感染,他用纱布创制了特殊加厚的口罩,不但物美价廉,制作原料也易得。事实证明,伍连德设计的口罩有效隔绝了病菌感染,他的“肺鼠疫”理论是正确的,人们后来把这种口罩称为“伍氏口罩”。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为防止疾病传染而改造发明的医用口罩。

  除了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检疫措施,伍连德还要求对染疫菌死亡的尸体实施火化,从而使疫情传染得到了进一步控制。次年4月3日至28日,“万国鼠疫研究会”在奉天(沈阳)召开。这是有史以来在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术会议,总共有来自英、美、法等11个国家的33名医师和学者参加大会,伍连德被推选为大会主席。他在会议上总结了东北鼠疫发生的原因、传播的渠道、病菌的诊断和研究、疫情控制等方面的经验,他的“肺鼠疫”理论得到世界各地鼠疫防治权威和传染病治疗专家的高度认可。也因为此举,伍连德名扬天下,被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授予“鼠疫专家”称号。

  之后,中国又爆发了几次鼠疫,虽然疫情最后都得到了控制,但是伍连德觉得国家缺少专业的医护人员,有必要培养一批经过系统学习的专业医护人员,并创建大型的医院。

  在他的提议或主持下,中国创建了一批医科学校和医院。如1924年在沈阳建成的东北陆军医院,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医院;1926年9月,以培养医学人才为宗旨,在哈尔滨创办了滨江医学专科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

  由于伍连德在研究鼠疫传播和防疫方面的突出贡献,1935年他被提名为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候选人,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伍连德曾在自传原序中写道:“从清朝王朝末期、民国初创直到国民党政权的崩溃,作者将他最美好的岁月奉献给了旧中国,许多人对此依然记忆犹新,希望强盛的新中国人民政府领导这个伟大国家日益繁荣昌盛……”这也是他一生致力于救死扶伤、忧国忧民的写照。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稿)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梁雨桐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这是老马同志,今年200岁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中国男篮 做好自己力争佳绩

      第十八届亚运会将于8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开幕,李楠主教练执教的中国男篮红队将参加此次亚运会比赛。在此前公布的12人参赛名单中,周琦、丁彦雨航等主要球员悉数入选。

  • 中国游泳队抓紧最后备战

      8月13日,国家游泳队在北京举行亚运会前的最后一场公开训练课。16日,队伍将启程出征。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开办土特产电商扶贫网店 贫困生返乡精准扶贫

      葛荣英曾是校园里的贫困生,为了脱贫,他选择了创业。大一暑假,受电影《中国合伙人》影响,葛荣英和舍友“瞄准”了校园里的桶装水店。地板砖的购买、3吨多黄沙水泥的搬运、墙壁的粉刷……都是他们亲自动手。学校对创业政策的扶持,以及学校领导老师的关心,让他们的创业项目顺利进入轨道。

  • “农二代”创业越来越红火

      85后陈加毅的创业目标是建立新西兰式猕猴桃庄园。他对500多亩的果园里引种的每一棵猕猴桃树,“都像对自己的小孩一样呵护着”。2012年3月,陈加毅从外贸公司辞去工作,回到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十月村创办澜山农场,当时的他是人们眼中的“另类青年”:曾经拼命地跳出农门,如今又扎根农村在农业领域创业。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