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湖帆:得天独厚, 超越书画-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吴湖帆:得天独厚, 超越书画

倪 熊
2018-06-22 09:56:02

  在中国绘画史上,像吴湖帆这样的画家堪称绝无仅有。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绘画史可以说是最为活跃最为热闹的时期,吴湖帆仅以绘画轧闹猛就只只门子不落空的也是少有出现了,恐怕无出其右独此一家别无二选:闻名遐迩的“江南四吴”,有其一;名动一时的“三吴一冯”,有其一;风靡画坛的“海上四大家”,有其一;早年还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近代中国画坛还有“南吴(湖帆)北张(大千)”一说;张大千平生佩服的“两个半画家”中,他还是其一。这只说明两件事,吴湖帆的绘画水平高,影响大。当然,此外吴湖帆还有不少代表他多方面成就的其它雅号。

  吴湖帆(1894-1968),世居苏州,原名翼燕,又名万,字遹骏,号丑簃,这是以藏有隋《常丑奴墓志》宋拓本沾沾自喜的自以为号,他又以藏宋拓欧书《化度寺》《虞恭公》等四碑而自得其乐自署斋曰“四欧堂”,还因三十岁生日时,老丈人送他宋版宋器之所做《梅花喜神谱》二册,让他喜不胜收喜笑颜开乐呵乐呵又署其斋曰“梅景书房”。湖帆是要待他三十以后才更的名,书画上的落款,名副其实的三十以后才明白。

  吴湖帆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实在是得天独厚,甚至可以说是无人企及。

  他是嫡祖吴大根和吴大澂的两房兼祧子。曾经的湖南巡抚吴大澂一生喜爱金石,并工诗文书画,精于鉴别,喜欢收藏。吴湖帆八岁的时候,在与二姐吴惠菁合影像片其背面书写了一句:“二姐十岁我八岁。”中风卧床的吴大澂视其所书而叹道:“此子他日当有所成。”于是将家藏财物分而为二,一份给了女儿们,但是把平生所藏字画彝鼎全部给了吴湖帆,并且还每日于床前亲授家藏文物之名目及来龙去脉。不仅如此,他们吴家和他外公沈家及其他后来娶妻潘家,在苏州收藏四大家族中占有其三。家世渊源,深不可测。

  他13岁时在陆恢指导下学习书画,陆恢曾经是吴大澂的幕僚,得益于吴大澂的收藏以及泱泱过眼的古代书画真迹,又从军出关,饱览名山大川,书工汉隶,画则山水、人物、花鸟、果品,无无不能,山水花卉能得宋元各家神髓,清代绘画以“四王”和吴历、恽寿平合称的六家被奉为“正宗”,陆恢是其后重要的继承者。此外,吴湖帆草桥学舍读书的时候,国文教师是胡石予,善画墨梅,国画课是罗树敏教授的,此二人也是一时之丹青高手。师承如斯,也是幸事。

  传承既久,耳濡目染,吴湖帆的绘画,初从“四王”、董其昌入手,继而上探五代、两宋以及元明诸家,冲破南北宗壁障,风格雅腴灵秀、缜丽独树一帜,尤以融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于一炉并多烟云者最具代表性。他的青绿山水画构图采用平远法,深受前代诸大家之影响,或用没骨烘染,或用解索皴,或披麻皴,或小斧劈皴,画风不变,骨法用笔渐趋凝重,得其深穆渊厚之气。如山体的披麻皴,吴湖帆在灵动的基础上则较之趋于挺劲坚实,这也是他在继承传统时的一大贡献及特色。吴湖帆在三十年代还曾发现赵伯驹的青绿山水设色有七层之多,这对他的山水画设色不无有益启发,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色彩的运用也是吴湖帆绘画的一大特征,当他挥毫时,先用一枝大笔,洒水纸上,稍干之后,再用普通笔蘸着淡墨,略加渲染,一经装裱,皆鲜丽明亮,极富装饰感,观之似出岫延绵,不可方物。这也是他对用色一道穷根溯源、反复探究的结果。他的山水设色远远超过了石绿、石青、泥金之类,几乎所有的国画颜料都将之运用,这样,在吴湖帆的笔下,使古代青绿山水语言的高度纯粹化、作风古朴典雅发展为语言繁富、作风清艳明丽。可以说得上是以明清笔墨,运宋人匠壑。对传统山水画“南北宗”、青绿水墨的兼收并蓄,让他摆脱了流派的束缚,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笔墨风格。所以他的山水画,画风秀丽丰腴,清隽雅逸,设色深具烟云飘渺,泉石洗荡之致。他还有个习惯,作书画时,必自己磨墨,人问其故?他说:“自己磨墨,不但掌握浓淡,亦是构思大好时光”。吴湖帆常于笔闲之际取唐宋名家诗词览读,苏轼曾称王维的艺术是“画中有诗”,而他自己则可以说是画中有词,特别是有婉约派的词意,对婉约派词意的追求与其绘书中那种缜密秀丽、风流自赏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关系。

  吴湖帆还有近世画竹第一人之誉。他画竹从宋人双钩入手,又参以赵雍墨竹及恽寿平的没骨法,以淡墨或淡色画竹,其笔下的竹子有疏淡清雅之韵味,特别是水分的使用和控制恰到好处,使竹叶有“凤尾梢卷”之势。虽不着色,但仍有缜丽丰润,苍翠华滋的富丽堂皇之感。

  吴湖帆虽然所处新旧社会鼓荡之际,风云跌宕,但是绘画思想在传统绘画仍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从正统派入手,并由此上溯对宋元明清诸家画派多所师法,这在当时的画家群体中并不多见。他一面悉心观摩家藏历代名迹,一面遍游名山大川,把师古人和师造化结合起来,从而在艺术上形成缜丽丰腴、清隽明润的独特风格;他的书法,融米芾与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于一炉,并结合自己的意趣,自成一格,具有个性特色。和老师陆恢一样,他还积极参与画社画会办展等等的社会活动,包括“正社”在内民国年间风云际会的几乎所有的南方美术社团都有他活跃的身影,筹划筹谋筹备画展评审出版等等也是不亦乐乎。这些南来北往的见识交流切磋,对于他的海纳百川也是不无益处。

  但是仅此书画二字,还不足以涵盖吴湖帆的成就。因此,不得不说说他的鉴赏,他的收藏。在过去时代的背景之下,这两项几乎就是一个事情。就这一点,严格意义上说,吴湖帆还是和他老师陆恢一样,书画艺术的成就还深深地得益于此,在他还应该是个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与他的书画堪与比肩的华彩篇章,相得益彰,相互辉映。

  吴湖帆精于鉴赏,收藏是为其基础,除了得其祖、外祖和岳父之荫,积得古物收藏近半壁江山,还凭借自身不断努力,让其藏品丰富化、精粹化、系统化。他还从来就不是孤身一人的单打独斗,呼朋引伴是他的长项,在他身旁和背后,还是大大的有人。他的梅景书屋,在上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的约二十年时间里,曾经是海上画坛和书画鉴藏界的一个“地标”,不仅密切交游像庞元济、周湘云、狄平子等收藏界名人,也来来往往像沈尹默、叶恭绰、张大千等书画界人士,再有广泛接触像古玩商吴宾臣、汲古阁主人曹友卿、装裱师刘定之……吴湖帆通过与他们的品鉴交往分享信息探索行情确定优劣积聚实力实现交易。他既有鉴定“一只眼”的美称,也与收藏大家钱镜塘分享了“鉴定双璧”的美誉,抗战胜利后还与姚虞琴、黄葆钺、张大壮并称沪上四大鉴定家,后来著名的书画鉴定家张珩、徐邦达、杨仁恺都是他的弟子,可以想象他在鉴定界的权威性。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曹友卿曾携刚购买的一张破旧不堪的《剩山图》请他鉴定,他知此画出于名手,经“谈判”将家中珍藏商彝周敦古铜器换下了这个残卷,后与故宫博物院藏《富春山居图》影印本一对照,竟然是现在举世闻名的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前段。

  应该说,吴湖帆之所以在绘画、书法、鉴赏等等领域有过人的造诣并取得瞩目的成就,离不开见多识广,也因为他孜孜不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作为一位集绘画、鉴赏、收藏于一身的显赫人物,吴湖帆代表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种现象。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要远远超出他作为一个山水画家的意义。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石熙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奋斗·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谢震业:“我一直是个追赶者”

    谢震业说,这个成绩是被“大哥”苏炳添逼出来的,5月27日的国际田联尤金站上,苏炳添在超风速的情况下以9秒90获得第四。按照中国田协的亚运选拔标准,每个项目只有两个名额,想要和“大哥”一起站到亚运赛场的谢震业逼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

  • 《新五环之歌》被诉侵权 岳云鹏和“美团”遭索赔

    “啊,五环,五环套餐配大蒜……呦呦,我把外卖送到五环,送完这单后面还有两单……”很多人都听过“小岳岳”说相声时唱的这首歌。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