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砸掉铁饭碗 只为把这项航天技术推向民用-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他砸掉铁饭碗 只为把这项航天技术推向民用

本报记者 李大庆
2018-04-12 14:43:35

  4月3日,国科天迅公司与安徽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决定共同成立一家以光纤通信芯片业务为主的子公司,这个子公司的经营场地也已经在合肥市的高新区选好。一项源自中国科学院的航天高技术又拓展了向民用产品转化的范围和深度。

  而在此前,临近春节之际,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刚刚把1000万元的资金投向了国科天迅公司:意欲帮助这个公司把高可靠的光纤通信网络技术推向市场。

  技术封锁,只能靠自己

  高可靠的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原本是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下称中心)的成果。中心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的总体单位,在做好抓总工作的同时,也开发了一些新技术。高可靠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就是该中心开发的。这项技术主要是在航天器中用光纤替代铜线,从而构筑航天器中的网络支持系统,对航天器中各种设备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发放等。仅从光纤替代铜线这一个方面看,其价值就超大:如果用铜线传导信息,那得需要一大把的铜线,又粗又重;而如果用光纤替代,则是又轻又节省空间。众所周知,在航天器中能够节省空间、增加有效载荷的技术是具有极高价值的技术。

  用光纤替换铜线,这在地面上是早就实现的技术,但它在中国航天领域的应用则是由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首先研制并实现的。这项技术主要解决了光纤在空间环境应用中的适应性问题,包括力学环境、热环境、辐射环境等,同时也解决了两年工作时间的可靠性问题。

  光纤替代铜线技术在美国航天领域早就有了应用,但发达国家在航天高技术领域对中国实行封锁,“不带咱们玩”,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究。

  当年在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担任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室副主任,现在是国科天迅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房亮说,在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天舟一号上都采用了我们研发的这项新技术,并且验证了这项新技术的可靠性。

  这是下一代的国防通信技术。在天宫一号任务结束后,这项光纤通信网络技术还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同舟共济,挠头的铁饭碗

  高可靠光纤通信网络技术不仅可以在中国航天中应用,而且也可以在其他国防领域应用,并且在民用领域也有巨大的推广前景。

  “获奖后,我就想推广这项技术。”房亮坦白地说,他萌生了另办企业推广新技术的想法。

  科研人员办企业,那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

  在没有和空间应用中心领导正式表达辞职的想法前,房亮阅读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创办的资料和书籍。他想了解一项高新技术成果是怎样通过企业最终走向市场的。

  房亮发现高新技术成果同企业的结合基本是这样三种模式:一是由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离开原单位,自己带着成果出去创办企业;二是科研人员不离开原单位,但到其他企业或创办企业兼职开发新产品;三是把成果卖给其他企业,让这个企业把成果转化为商品。

  房亮认为第一种模式的成功率最高。

  他找到了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的领导,谈了自己想出去创业的想法。但中心领导希望他不要离开中心,可以在中心创办企业推广新技术,也就是以房亮总结的第二种模式推广新技术。在双方没有达成一致的时候,中心领导让房亮在中心下属的一个公司里成立了一个事业部,专职做新技术的产业化。房亮坦言:“这让我十分感动,因为这等于给了我一个试错的机会。”

  自主招人,开发产品,寻找市场,借钱先给员工发工资。一切自己解决。房亮未敢借空间应用中心或公司的钱用于员工工资。他带着人将新技术开发成一种计算机板卡进行市场的初步推广,效果还不错。一年下来,事业部依然活着,但很艰难。

  有些问题让人十分挠头。

  房亮招人搞开发、推销,员工没有铁饭碗,但房亮有。一旦事业部办砸了,他可以回空间应用中心继续领工资。捧着铁饭碗的人和没有铁饭碗的人是难以同舟共济的。

  曾经有一家天使基金公司看上了房亮他们的新技术,欲投资2000万元办企业,但条件是房亮本人必须从原单位辞职出来干才行……

  如果说科技成果转化难,那最难的肯定不是技术本身,往往是两种体制的碰撞。房亮最终还是从空间应用中心离岗创业专职办企业了。“我必须得辞职。要不我公司里的人怎么看我?我必须和我的员工结成利益共同体。”

  共同目标,遇到好“东家”

  房亮能够理解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领导的一片苦心:特别希望高可靠光纤通信网络技术能够在中心实现转化。

  这是人之常情。

  高可靠光纤通信网络技术走向市场是由国科天迅有限公司完成的,是由一个离开中科院、跳出中科院体制的人转化的。不过这项技术的知识产权依然是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的,甚至国科天迅这个企业也是中科院的。国科天迅在自己的企业宣传册上明确地昭告世人:我们是中科院下属的产业化公司。因为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在国科天迅里占有股份,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国科天迅里也占有股份。

  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重点将中科院技术推向市场的企业。公司认为,国科天迅的新技术是专注于下一代军民两用高可靠、强实时、高速率光纤控制通信总线的技术,但其前期研发、生产需要的资金较多,一度处于产品需求广泛但资金支撑不足的状态。公司通过对它的技术、市场等的调研考评,决定对其投资,及时补充其经营流动资金,帮助其健康快速发展。

  对于房亮来说,他遇到的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是一个好“东家”:允许他走出中科院,另起炉灶。这是中国成果转化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科研成果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产品。

  空间应用中心的做法似乎也契合了目前一种新的成果转化趋势——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在5年内孵化了230多家高科技企业。所长赵卫说,西安光机所对孵化企业参股不控股,已控股的必须减持甚至退出,“因为企业必须适应市场的规则和文化,我们不希望孵化的企业又慢慢变成了研究所”。

  让企业按市场规则转化科研成果,这肯定是转移转化工作的第一要务。

  记者手记

  “好技术”为什么没人愿投资

  人们常说科技成果转化难。有人说中国科研院所里有大批科研成果只能躺在抽屉里睡大觉,也有人说中国大量技术申报专利后没人用,还有人说自己研发的好技术就是没人投资。

  成果转化怎么这么难?

  2013年10月,科技日报记者曾到广东佛山采访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发现那里的一种企业发展模式很独特:科研人员带着最新技术或发明来佛山推广,当地有人愿意投资办企业,但条件是带来技术或发明的人得投入资金在企业入股,我再投资。想想这样做也很正常:你有技术,你有发明,振臂一呼,响应者众,别人就投资跟着你干起来了。如果你中途不干了或别处高就了,那么别人投的钱怎么办?企业怎么发展?正因有此顾虑,所以佛山那边早就兴起结成企业发展共同体的机制了。

  采访科技成果转化多年,记者经常听到一些科研人员埋怨:自己研发的某项新技术或发明社会上就是不认,企业家也不愿意出资帮助转化,好技术只能束之高阁。其实,现在实用的新技术还是不够多。因为社会上各种鼓励创业的基金、资本多的是,许多资金总是找不到投资的项目,连记者都曾被投资人寄希望介绍个好项目。这些资金寻找项目的焦急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技术发明人寻找资金的程度。

  如果投资方看不上科研人员的某项技术发明,一定是那项技术只是科研人员谈功能多,谈美好多,但工艺没有解决,或成本问题没有解决,这都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技术发明人只要换个角度想一想就可以:现在社会上拥有大量闲置资金的投资方为什么看不上你的技术?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员,由科研岗位转到了企业管理的岗位。他在参加一个企业家与科研人员关于成果转化问题的座谈会时说:在成果转化问题上,科学家谈得更多的是未来新产品的功能及美好前景,而企业家谈得更多的则是这个产品的成本和工艺。

  对企业来说,没有工艺和成本测算的新技术新发明其实就是“伪成果”。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 热点人物

    讲述匠人故事 传承匠心力量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施密特:还想和国安一起走下去

    中超新赛季前5轮联赛,北京中赫国安队3胜1平1负积10分暂居积分榜第三位。不仅是成绩的提升,球队主打控制球的战术、兼顾以往的压迫式打法以及派上更多技术型球员都让人眼前一亮。昨天下午,国安主帅施密特在公开训练课之前接受了媒体的集体采访。

  • 点赞!交警开路逆行送孕妇到医院 从接到求助到成功抢救仅10分...

      9日7时28分,在石市西二环与和平路交叉口附近,一辆警用摩托车闪着警灯,停在路边。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机动大队一中队辅警董辉在此执勤。这时,一辆出租车打着双闪由北向南疾驶而来,一个急刹车停在董辉身边。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张全收:借乡亲170元外出打工 如今用“全村小康”去还

      张全收的老家在河南省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20年前,他揣着从邻居家借来的170元跑到深圳,开了一家小吃店。在这个外来人聚集的城市,张全收经常会遇到一些因找不到工作而露宿街头的河南老乡,他们的困难被张全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 路在脚下——鄂西小伙陈兹方的“无臂”人生

    陈兹方今年29岁,家住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水布垭镇许家湾村,天生没有双臂。出生9个月,父亲罹患脑中风去世,留下他和12岁的哥哥以及体弱多病的母亲相依为命。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