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和李长之的一场笔战-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赵树理和李长之的一场笔战

2017-12-28 11:32:08

  “山药蛋派”作家群体与“京派”作家瓜葛不大,但其中两员主将赵树理和李长之,早年却因笔头勤快、相知不多而无端打了一场单方面的笔战。这场笔战虽然你来我不往,看似无聊,但两人所阐释的观点,已隐隐预示着此后的文艺创作和评论的道路了。再加上两人一个为现代文学大家,一个为新文学批评健将,这场争论过去并不曾为学界关注,因而,说说这场笔战并非毫无意义。

  1934年8月20日,李长之的文章《不成问题》在《北平晨报》副刊第719号“北晨学园”刊登,文中李长之对当时文坛热烈讨论的中国的“伟大作品何以不能产生”的问题,做了激烈批评,他认为那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何以没有伟大的作品?很简单,只因为作家根本渺小。”他认为“什么生活压迫,什么文化统治,什么言论不自由”,都是“饰词”和“遮羞”,并举例说明高尔基在压迫中创造伟大作品,因为没有伟大作品,只因为作家本身“不伟大”。其实李长之特别推崇“天才说”,高扬人的天赋与勤奋。他自己甚至因这些观点而被胡风和鲁迅戏称为“李天才”。

  李长之这篇文章,相信很快为赵树理所阅读到了。彼时的赵树理偏居山西,但作为一个文学青年,想必他对北平的文化动态一定相当关心,且很快阅读到了那份《北平晨报》。于是他很快在自己主编的《山西党讯副刊》8月25日版上以“何化鲁”的笔名发表了《呜呼!李长之教授》,文中,赵树理反驳李长之:“但我们的大批评家李长之教授,却高喊着自傲的夸大之声,说这是不成问题的……看李教授这股子神气,像这些小问题,当然放不在眼中。”赵树理认为“何以没有伟大的作品”是很值得讨论的问题。他认为高尔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经过实际生活的磨砺,而逐渐伟大的,却不像李长之认为是“人伟大,所以虽然受了许多苦,仍然能产生伟大的作品。”赵树理认为的是“中国作家想要有伟大的作品产生,必然的得把现在的生活改变一下,从现实生活中创造自己,创造作品。”

  遗憾的是,因为《山西党讯副刊》是当时国民党山西党部的刊物,影响力有限,因而李长之并未作进一步回应。二人的争议由此并未形成你来我往的有趣场面。

  从行文看,赵树理称呼李长之为“李长之教授”,显然说明赵树理对李长之的身份很不了解。其实,李长之在1934年,还只是清华大学哲学系一位大三学生。之所以让赵树理误以为是教授,乃是因为李长之还在清华就读时,就十分活跃,不但自己主持《清华周刊》的副刊,还和郑振铎等人一起创办了《文学季刊》。他热衷于撰写各类书评,并倡导“大批评观”,以为一切文艺作品都应该经过批评检验,故而极力倡导“批评精神”,处处写文章申明自己的主张。彼时清华哲学系教授张申府对1931级清华哲学系学生印象深刻,曾撰文表扬周辅成和李长之都年少才高,时时能在报刊撰写万字长文。的确,李长之常在《北平晨报》《大公报》《论语》《现代》《再生》《国闻周报》《文艺月刊》等刊物发表文章,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其文章数量之多,以至于他的好友吴组缃劝他放慢笔头,以免找来无端的非议。或许正是文章数量多,且都刊登于当时北平重要文艺刊物上,故而造成了赵树理的误会。看来,吴组缃真有先见之明啊。

  不过,在这场笔战之后,二人并没有更多的交集。李长之随后辗转云南、重庆等人教书、编刊,直至1946年底回北京师范大学任职。而赵树理不久就到解放区,以后创作出《小二黑结婚》等名作。两人再次有了文字的交集,则是李长之注意到赵树理了。其时李长之于1946年底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从此一直留在北京。1949年底,李长之撰写《关于一九四九年的文艺动态的几个考察》一文,对全国文艺活动做了一次巡览,介绍到解放区作家时,就提到“就小说的创作说……赵树理发表了《传家宝》。”这一年,赵树理也进北京到新大众报社任职。两人都隶属于中国作协,虽然不清楚两人何时交往,但起码在1957年两人已经颇为熟悉了。因为有文献记载,1957年6月1日,赵树理与老舍、张恨水等人联名邀请在京文艺工作者如沈从文、李长之、钟敬文等100多人,拟创办《大众文学》杂志,但似乎并没有成功。二人此后是否还有交集,我们无从得知了。

  这场笔战,于李长之而言,可能并不知道两人之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次观点交锋。但对赵树理来说,却记忆很深。据他的学生栗金马回忆,1963年,赵树理在指导他写作要贴近现实生活时,还兴致勃勃地指出:“30年前,我在《呜呼,李长之教授》一文中就曾写道,我始终不承认一个伟大人物,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可见,他对那场论战,还颇有些自得。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吴君如:我今年52岁,还想重新出发

    由陈可辛监制、吴君如执导的贺岁喜剧《妖铃铃》最近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首映礼。除了相关主创之外,演员黄晓明、谢霆锋、高圆圆、大鹏、海清、马苏、杜江、董子健、孙怡、贾玲、郭京飞、祖峰、刘天池、谭卓以及导演许诚毅、张一白都到场观影支持,简直可以说集齐了娱乐圈的“半壁江山”,显现了陈可辛、吴君如夫妇俩的强大人脉。

  • 柯洁获世界围棋公开赛冠军

      首届新奥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决赛26日在河北廊坊落下帷幕。柯洁执黑半目险胜彭立尧,以3比2的总比分赢得冠军。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小米公司副总裁尚进:坚毅敢拼是沈阳人骨子里的劲儿

    “虽然离开家乡许多年,但家乡留给我的精神财富一直都在,并感染着我,它教会我乐观与坚强。而正是因为这股沈阳人的“韧劲儿”,让如今的小米公司高层多了一个叫尚进的沈阳人。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包晗。

  • 蔡文君:80后“新农人”扎根山乡引领村民收入翻番

    从浙江省出名的贫困山村到浙江农民收入增长最快地区之一,从大量的青壮年离开故土、2/3以上的村民外出打工到吸引村民返乡追寻幸福,短短五年时间,这座浙中地区不知名的小山乡---磐安高二乡,村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5575元翻至2017年12175元。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