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学者 · 名家-正文
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跑好电影创作第一棒(图)
//www.workercn.cn2017-10-10来源: 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更多

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跑好电影创作第一棒

——访全国政协委员王兴东

  “写好每一句台词,在银幕上为人民代言,讲真话,道真情,辨真相,求真理,把电影人物铸造成一块块有印记的城砖,即使我朽,那砖已垒筑在民族精神的城墙上。”

  41年间,王兴东创作了32部电影。如果把电影创作看成是一场接力赛跑,编剧就是跑第一棒的人,王兴东塑造的蒋筑英、孔繁森、雷锋、牛玉儒、刘长春、许海峰、雷经天等形象,经过电影人的努力最终走上银幕走进观众心里。

  这些作品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可,贵在“真”,尊重火热的社会生活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贴近现实、贴近群众;也贵在“正”,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文如其人,笑起来一对深酒窝的王兴东身上有军人的英气和正气、文人的豪气和灵气。他自谦要做一名“砌砖匠”,“把每部电影做成一块城砖,砌在民族精神的城墙上。”

  自从当了兵,心中有“准星”

  王兴东19岁从下乡知青应征入伍,成为吉林省延边军分区边防团的一名战士。当过边防兵,一生卫国情,界碑上鲜红的“中国”二字永远地镌刻在了王兴东心里。

  在部队推荐下,王兴东考入长影,不为做演员做导演,他铁了心要成为一名编剧,“把人生宣言大写在银幕上。”

  在众多的文学题材中,王兴东偏爱历史军事题材,有朋友说他自讨苦吃,“涉及大量的史实,考证起来难度大,走进影院票房也常常不尽如人意。”王兴东对此却从不入心,因为彰显和张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部队经历给他烙下的军人底色,他要做一名“文艺战士”。

  《离开雷锋的日子》就是这样的一部影片,也是王兴东的代表作之一。

  1995年的一天,王兴东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个叫乔安山的人,1962年8月15日,与雷锋出车执行任务,在倒车时意外撞倒一个晒衣服的柞木桩子,打在了指挥倒车的雷锋的太阳穴处,雷锋经抢救无效牺牲。

  “把雷锋撞倒的人怎么面对铺天盖地的学雷锋活动?”王兴东立即意识到这个“意外事故”就是戏剧要找的“焦点事件”。他到辽宁铁岭市找到了当时56岁的已下岗在家3年的乔安山。当得知王兴东采访的目的,乔安山十分警惕。

  最终打开乔安山心结的是王兴东的诚心:前后4次去铁岭;起先给乔安山家楼下的食杂店打电话,后来为方便直接通话给乔安山家装了一部电话;奔波辗转采访到了雷锋的战友庞春学、于泉洋、田生绵……

  有人反对王兴东写雷锋因车祸而死的真相,怕产生负面效应,降低学雷锋的热情。而王兴东在创作过程中也是顶着不小的压力的。乔安山看了影片后激动得落泪地握着王兴东的手说:“你了却了我的一块心病,我对班长有了一个交代!你们让班长的精神回家了!”

  老题材被王兴东做出了新市场,应该说与独特的写作视角有很大关系——“写雷锋精神,不写雷锋写乔安山。”这部影片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也让王兴东获得了华表奖和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作为人才引进北京市,并经中宣部和北京市委推荐,成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什么是雷锋精神?学雷锋活动学什么?2012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王兴东作了题为《如何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大会发言,总结雷锋有五种精神:忠诚信仰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报国精神”,助人为乐热心奉献的“傻子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刻苦学习和钻研理论的“钉子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节约箱精神”。8分钟的发言,赢得了8次掌声。

  其实,在创作《离开雷锋的日子》之前,王兴东创作了《白桦林中的哨所》《飞来的仙鹤》《我只流三次泪》《陆军见习官》《鸽子迷的奇遇》等多部影片。而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则是他第一部走上银幕的作品《明天回答你》。

  1978年,还在长影做编剧的王兴东被北京电影学院编剧进修班录取了,带工资进修。《明天回答你》就是他的毕业作品,写的是大连机车车辆厂实现数控车床工业现代化的故事。为写好剧本,王兴东和同在长影厂工作的爱人王浙滨利用春节时间到大连机车车辆厂深入采访。而当时,王浙滨已经怀孕6个月了。夫妻俩满怀期待,“等孩子出生了,我们的影片就诞生了。”

  但剧本发表和投拍并不顺利。《明天回答你》的旧剧本有整整一箱。两年时间改了8遍,“那时是用复印蜡纸垫板抄写的,最多只能抄4份,没有现在的打印条件。”很多人的意见建议也被王兴东打“补丁”记录在了剧本上。

  1980年11月,王兴东的儿子已经一周岁,剧本才终于进入拍摄阶段。剧本通过那天,“等我们到托儿所一看,四排房子都黑灯了,唯有一间屋里灯还亮着,我儿子哭着在地上爬,大鼻涕泡老大,一个阿姨在那看着他。”夫妻俩抱着孩子就往家里跑,心里五味杂陈……

  人处在埋没期是痛苦的,不经艰苦奋争,就不会有萌发的机遇。王兴东多年住在一个12平方米的小房写作,楼上是个木匠,楼下是个街道印刷厂,每天叮当叮当,从早吵到晚。“有时我用棉花球塞进耳朵里,楼上做家具,我就用擀面杖往房顶上捅,示意不要砸了,结果满天棚都是擀面杖留下的印痕。”王兴东笑言当时有篇写他的文章叫《棉花球、擀面杖与四面楚歌》。

  长春的冬天冷,那时候取暖烧土暖气,一户只供应一吨好煤。“鸡西煤是最好烧的,常常写到深夜,一摸管道凉了,一看炉火灭了。一吨煤很快烧完了,就只好外出工作,等出差回家,看到北墙上都是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王兴东创作了7部剧本。

  “没有追求就没有信念,而剧作就是表现追求的。”王兴东坚持文艺创作是一条无形的“战线”,心中有一块不可动的界碑———国家利益。他创作的电影《留村察看》《纪委书记》《共和国之旗》《解放》等对准爱国主义主题,不论面对多大的商业诱惑都不会坠入“三俗”的泥淖,始终“为国家站岗,为人民放哨”。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