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学者 · 名家-正文
路宝刚:一颗痴心呵护皮影
//www.workercn.cn2017-09-30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北京皮影戏是中国皮影艺术的瑰宝,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自明代传入北京后,以明清时期最为盛行。北京皮影剧团是1957年在路家德顺皮影班社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传承了北京西派传统的皮影艺术。

  国庆节前夕,西城区文化委在天桥万胜剧场举办2017年非遗演出季北京皮影戏专场演出。在皮影戏的后台,忙碌的演员中,一位年逾半百的中年人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出场顺序,他就是北京皮影剧团团长路宝刚。

  天生与皮影结缘

  路宝刚天生就跟北京皮影有缘,四五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到处去演皮影戏。其实,路宝刚的祖上五代都是从事影戏艺术的,父亲在1979年被政府文化部门从农村请回,准备筹建新的皮影剧团,但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因突发疾病去世了。15岁的路宝刚中断了学业,以“接班”的方式进入了当时的“北京宣武皮影剧团”。这个剧团是传承了路家“德顺影戏班”的艺术成就而闻名京城的。当年,路宝刚的三大爷总是拉着他,给他看以前绘画、雕刻的北京皮影。让他最动心的是,身患中风的三大爷虽不能言语了,可口中还是发出“呜、呜”的声音,那意思就是让他好好学皮影表演,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从此,路宝刚下决心要继承好祖辈人传下来的皮影戏这门技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

  路宝刚从小就有自己的个性,越是难做的事就越得做好。他从打小锣学起,学鼓点儿、锣鼓经,每天别人都下班后还要再练上几个小时。剧团排练剧目,他就在后台盯着艺人怎样表演。自己还做了刀子,跟着师哥学雕刻皮影……别人下班他加练,每天枪不离手(皮影表演的基本功就是“捋枪”)。慢慢地,十几岁的路宝刚开始“上戏”了,渐渐体会到皮影戏表演的愉悦,而且越体验,越觉得皮影戏的表演奥秘无穷。在经历了许多心理上、身体上的痛苦磨炼后,他越发感到了皮影戏的博大精深,他甚至对皮影戏产生了敬畏的心理。

  力求做到“人影合一”

  皮影戏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说唱、灯光、布景、道具、表演于一体,从剧本创作、灯光音响的配合到表演的技巧,都要让观众从视觉、听觉、触觉乃至味觉中得到感受,而这一切都是幕后的真人操纵假人来实现的。幕后的演员要和屏幕上的人物、动物“人影合一”,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幕后演员同样要感同身受,演员要做到“我就是它”、“它就是我”。这种赋予皮影的情感,是无法用量化来考核的,需要“影人”有深厚的生活阅历,和心无旁骛的艺术追求。路宝刚说:“皮影戏的演出,是来教育人启迪人的,尤其我们面对的是少年儿童,演出《小马过河》、《三邻居》、《山羊和狼》、《东郭先生》等儿童剧目,寓意深刻,演员必须要精雕细刻,一招一式表演到位,现场要声情并茂,配合要天衣无缝,才能使孩子们融入其中。”38年来,路宝刚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追求,尤其是担任北京皮影剧团团长以来,每年节假日他都放弃休息,去参加各种公益演出活动。他还经常带领剧团到国外去演出,通过皮影戏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

  让观众深层体验皮影戏

  任何一种戏剧形式都有着它特有的、内在的艺术魅力,皮影戏也是如此。对于少年儿童,皮影戏具有其独到之处,它所传递的价值观、人生观易被少年儿童理解接受。北京皮影剧团的每一场演出结束之后,都会安排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请小观众上台亲自体验一把做皮影演员的快乐,每当孩子们手拿着“影人”,津津乐道地在银幕上驾驭人物或小动物腾飞、跳跃、转身时,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喜悦的笑脸,路宝刚和他的演职员们从内心感到畅快。

  保护传承皮影是一生的追求

  皮影戏的根在民间,它的发展兴盛离不开多少代影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对于保护传承皮影,路宝刚满怀信心: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国家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尤其令人感到欣慰的是,2008年,北京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皮影剧团成为传承保护单位。剧团里又有了一批热心皮影戏的年青一代。大家在一起团结协作,编导新戏、引入木偶表演手法、搞剪纸剧、使用MIDI音乐……尝试着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传统的皮影戏。

  2012年,剧团建立了北京第一个专业的“北京皮影传习所”,以传习的方式向社会推广、宣传北京皮影戏。随后,路宝刚将已退休的老艺人请回剧团,恢复排练了许多传统唱腔的北京皮影戏《樊梨花》等剧目,保存了北京皮影戏的部分唱腔、曲牌。今年是北京皮影剧团成立60周年,为此,剧团正在编纂一部北京皮影工具书的专著,同时还将创作一部影戏舞台剧献给热心的观众。(史占清 文并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