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学者 · 名家-正文
“朱鹮艺术馆”揭牌暨“朱鹮之恋”艺术展举行
//www.workercn.cn2017-09-28来源: 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温馨(重彩水墨) 宋玉成作

  日前,“朱鹮艺术馆”在宝山区大场科技创意园举行揭牌仪式,同时展览了数十幅以朱鹮为描画主体的作品。

  上海大学耕乐堂文化工作室创办朱鹮艺术馆,特邀多位优秀艺术家,创作了数十幅风格多样、色彩缤纷、以朱鹮为主体的画作,意在通过《朱鹮之恋》艺术展,强化人们保护朱鹮、保护生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朱鹮为世界珍禽。因其飞翔时,洁白的羽毛在阳光映射下,如移动的“红宝石”,寓有“鸿运当头”之意,被人们誉为“吉祥鸟”。又因雌雄一旦配对,即终身不渝,被人们尊称为“爱情鸟”。如此多的美意集其一身,使得陈忠实先生要用《拜见朱鹮》为题撰文,表达崇敬之情。

  朱鹮曾长期生存于东亚多个国家,上世纪60年代后,因全球生态恶化等因素,曾濒临灭绝。1981年5月23日,中国社科院科考队经三年艰辛寻觅,终于在陕西洋县秦岭南坡发现幸存的七只朱鹮。经数十年保护、养殖,现已增加到2000多只。从此,中国洋县成为朱鹮重新生长飞翔的故里和福地,国家生态文明的名片。

  “朱鹮艺术馆”顾问、上海美术学院教授苏金成说,这次展览只是一个小型的预展,一个规模更大的朱鹮主题展正在筹备中。这个展览,不仅主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艺术探索上也值得称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同一表现主体,艺术多样性的可能,艺术如何介入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参展艺术家沈玮女士,谈到了她痴迷朱鹮作品创作的缘由:朱鹮的生存状态是衡量生态环境的标志,通过艺术创作让更多的人知道朱鹮,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了创作优秀的朱鹮作品,她曾深入洋县体验观察,乃至于她的作品中对朱鹮不同季节羽毛的变化,都有独特的表现。

  《朱鹮之恋》艺术展由上海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陕西汉中市文联、上海大学耕乐堂文化工作室、朱鹮艺术馆共同主办。展览首日为嘉宾专场,随后对公众开放,京沪数十位文学艺术专家参加了揭牌仪式并参观了展览。展览将延续到9月30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