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古稀老人的写作人生(图)
//www.workercn.cn2017-09-22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孔令贤(左)下乡调研采风。

  经年笔耕不辍,古稀之年终于荣获赵树理文学奖。昔阳县退休干部孔令贤始终以责任与担当关注脚下的土地,关注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

  【写在前面的话】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故乡。得意时想它,失意时念它,逢年过节更会思念它。酒阑灯灺人散,结束了碌碌风尘,重启人生之路的孔令贤,自然把目光也投向于它。

  《孔令贤散文选集》描述的就是故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让人读来亲切感动、暖流入心。而他的大作《“难民村”的时代脚印》更是读起来耐人寻味,摘得了赵树理文学奖。

  孔令贤的报告文学《“难民村”的时代脚印》荣获赵树理文学奖啦!听到消息,我为他高兴,却未感到意外。他经年笔耕不辍,古稀之年终成正果,实至名归,可喜可贺。艳阳高照、秋风徐徐的一个午后,我专门采访了老朋友孔令贤。

  心依故乡 一山一水总是情

  孔令贤今年75岁,中等身材,胖瘦适中,憨厚的面庞时常挂着朴实的笑容,有儒雅的长者之风。我俩相识相交已有些年头了,知道他在职期间就从事文学创作,饱尝了业余创作的苦乐炎凉。2002年,退休了的孔令贤全天候写作,10余年间出版发行多本文集近400万字。

  故乡是每个人心里魂牵梦萦的土地。孔令贤的故乡在昔阳,那是一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从远古至今一路走来,产生了诸多英雄豪杰,也涵养了这里的人文生态,造就了厚重深邃的文化积淀。从上世纪60年代进入公务员大门,无论做鞍前马后的小干事,还是担任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孔令贤几乎跑遍了全县400余个大小村落。许多不知名的山庄窝铺、柴门土屋,都留有他体验世事阴晴冷暖的足迹履痕;不少不起眼的田塍篱角、桥上井边有过他倾听乡亲们俗言俚语的嬉笑欢声。正是这样脚踏实地,为孔令贤讲述昔阳故事储备了充足的素材,他的作品也满纸浓浓的故乡情、故乡味、故乡调。

  公职几十年,退休十几年,责任与担当始终没有离开他。孔令贤时刻牵挂着乡亲们,只要有机会就去村庄再访熟悉的山民。看到一些村里人至今烧不起煤炭,盖不起砖瓦房,男子娶不起媳妇,有病得不到医治,拿着政府补贴的区区几百元数来数去舍不得花,他落泪了。怀着关切之心,怀着解民于贫困的强烈愿望,他拿起了笔。

  先写报告文学《东关大拿的绝唱》,讲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劳模、东关村原党支部书记孔庆喜,带领村民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使村庄由穷变富的故事。老书记那富村梦、爱民情、包容心、传承志、清廉身,无疑为当今脱贫指出一个方向——选拔培养像他那样的干部,建立一个有战斗力、亲和力的农村党支部。

  距县城百里远晋冀交界的洪川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时双印带领下,从开拓荒山栽种板栗入手,经20余年奋斗,将昔日的难民村变成富甲一方的新农村。消息传来,孔令贤不顾老迈,长途跋涉,三赴洪川村采访,写出中篇报告文学《“难民村”的时代脚印》,为农村脱贫攻坚贡献了一个现代版本。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