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杨澜:文科女写了一本理科书(图)
//www.workercn.cn2017-08-20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更多

  8月16日,媒体人杨澜全新力作《人工智能真的来了》及同名电子书在京与读者见面,杨澜告诉记者,写这本书是“因为我有好奇心,想看看我多久会失业,就去寻找这个事情的答案,我觉得好奇心是人类独有的本能,也是我的职业习惯”。

  “我做媒体,尤其是周播的栏目已经有18年的时间了,有的时候觉得在我追赶时效性的同时也会有遗憾,不够深入,不够完整等等,所以我在2015年年底就希望出品《杨澜访谈录》的纪录片系列,都是面向未来的。”杨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作为媒体人要洞察这个时代的走向,在她做完人工智能纪录片的时候,正好赶上了alphago与柯洁的人机大战,各界迅速对“人工智能”产生了关注。杨澜曾经断言“机器无法在围棋领域战胜人类”,事后她也感叹“打脸啊!”这也让她迅速注意到了人工智能,或者不严肃地被称为机器人的这一类“物种”。

  2016年是《杨澜访谈录》蜕变的一年,从周播电视栏目转向某一领域的深入挖掘与报道。杨澜作为中国首位全方位探寻人工智能的媒体人,在2016年,杨澜带领团队历时一年,走访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二十多座城市,采访了三十多个顶尖实验室及研究机构的八十多位行业专家,制作出《探寻人工智能》纪录片。2017年5月在江苏卫视播出,同时在优酷播出的《人工智能真的来了》四个月累积了2500万点击量。

  杨澜对于新媒体和媒体从业者的变化持乐观的态度,“主持人这个职业会被取代吗?”真说到多久会失业,杨澜却是乐观派,她很自信地说:“估计主持的那些套路会取代,但我们还有套路之外的东西。”作为一个文科生,杨澜敢于讨论理科生的事“就是因为过去写人工智能都是理科男,所以我要从文科女生的角度,来写一个更有人情味,更通俗的,有温度的人工智能。”

  杨澜对人工智能充满了乐观,她对于媒体的变化也充满了乐观。“我们做媒体人,也处在一个令人兴奋和激动的时代。”杨澜说,她现在在研发和运行的天下女人社区中关于女性消费的个性化定制,就是基于人工智能才实现的,“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新闻和媒体内容,将来都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来为你定制。”

  杨澜在书中记录了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府,IBM、微软、百度、facebook等国际性知名大企业,以及中国本土的诸如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等新兴企业在深度学习、视觉识别、语音识别、机器人制造、自动

  驶等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展现了代表目前人工智能研究顶尖水平的、可以上天入水,可以大若巨人、小若米粒的各式各样、让你“万万没想到”的机器人;分享了诸多重量级科学家、知名人士对于人工智能的探索或思考,比如“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谷歌大脑”创始人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之父”扬·乐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微软研究院院长埃里克·霍维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智能语音专家邓力、“仿人形机器人教父”石黑浩、告诫人们要警惕“超级智能”的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尼克·博斯特罗姆、“第一个带着芯片行走的人”凯文·沃维克、“第一个亲历自动驾驶汽车事故”的资深科技记者约翰·马尔科夫、硅谷创业家杰瑞·卡普兰,以及参演过多部人工智能题材电影的好莱坞明星摩根·弗里曼等。

  谈及这本书的创作初衷,杨澜表示,她既非科技大咖,也非商业巨子,但是可以从亲身体验的角度,告诉大众一个“接地气”“有温度”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在知识迅速迭代、规则不断改变的今天,学习的心态和学习的能力决定了我们的生存,更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作为媒体人,杨澜觉得有责任与义务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这场智能革命。(记者 陈梦溪)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