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李存葆:我的散文是一句句“抠”出来的
//www.workercn.cn2017-07-3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李存葆貌似粗糙的农民式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极为灵敏善感的心灵。对于苦难、自尊、道德、爱情,人性的善恶,他的敏感程度常常使我们惊讶。”评论家雷达极为准确地概括了李存葆的特点。

  30年前,李存葆是文学界最为瞩目的明星。《高山下的花环》发表后,全国有近百家报刊全文转载,50余家剧团改编成各种剧目上演,仅发表在各种媒体的评论文章就有500多万字。日、俄、英、法、美十几个国家翻译出版,美国嘉兰德出版公司出版的20本世界文学系列丛书中,《高山下的花环》名列第五。

  作为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同班同学,在评论家朱向前的印象中,李存葆当时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每天各大报的采访,各刊物的索稿,各大学文学社团的讲课邀请,各电影厂家或剧团的改编洽谈……轮番轰炸,前赴后继,直弄到李存葆东躲西藏,把几位室友干扰得不轻,为他推诿搪塞,不胜其烦……时谓文学的“黄金时代”,莫此为甚。

  从《高山下的花环》到《沂蒙九章》到《大河遗梦》,30年间的创作过程中,李存葆的创作峰回路转,以空前的超越性、丰富性和开阔性,融入学者的哲理思辨。“如果说过去他只把生活作为创作资源,那么现在他学会了把文本包括历史文本当作资源,遂使他的创作别有泂天。”雷达说。

  他的散文观是独立于文坛的。“散文贵在真诚,散文必须与小农经济生发出的乌托邦意识绝缘。散文应避开无病呻吟的痛苦状,也应远离那种甜得令人发腻的小布尔乔亚的矫情……我们的散文应该更贴近中国人的生活,也应该更关注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与种种困境。散文里应该有情感的浓度,哲学的深度,应该有作家的正义和良知。”

  30多年来,李存葆的文学创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何以从小说创作的巅峰时期转向大历史散文?他还写小说吗?

  问:您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

  李存葆:我刚当兵时学炮兵指挥专业,军里组织考核时,我得过计算兵第一名。一次团里举办通讯报道学习班,训练队决定让一位能写会画的高中生去。开学那天他生病了,队长就让我去。在学习班学了四天,我写了三篇小稿,发表了两篇——那时候发篇文章是很难的。从此团政治处便让我转行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