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夏鼐:考古工作切忌“挖宝”思想
//www.workercn.cn2017-06-14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资料图片

  1984年,夏鼐(右)与英国李约瑟博士在一起。资料图片

  【大家】

  新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增订重编本《夏鼐文集》(五册),囊括了夏鼐在1930年至1985年的半个多世纪,从早年治中国近代史到攻读埃及考古学,再到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考古学的许多领域,如此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夏鼐对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巨大贡献,绝不限于他本人的一系列论著,更重要的是他身体力行地倡导中国考古学界谨严的治学风尚。夏鼐对考古研究成果的公布要求得极为严格。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考古所编辑出版的数十种考古报告和专著,大都在发稿前经他审阅;《考古学报》和《考古》杂志的重点文稿、外文目录和提要,也都在出版前经他审定。大到学术观点的审核,小到文字、标点和图表的校正,引用文献的核对,他无不密切关注。中国考古学书刊在国际上长期保持高质量的声誉,是与夏鼐的严格把关分不开的,凝聚着他无私奉献的大量心血。而夏鼐历年主持编撰的中国最早几部综合性考古学论著,从1960年代初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到198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则体现了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从初步建立到逐步完善的历史进程,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前,考古工作基础薄弱,田野考古人员极少,没有自著的通论性著作。1950年代初,全国有限的田野考古人员中,只有两位先生留学外国、熟悉先进国家考古研究状况。梁思永卧病多年、身体极度虚弱,夏鼐是唯一受过科班训练、能够亲临第一线的专家。因此,培养田野考古骨干人才,指导考古研究的重任,便历史地落在他的肩上。夏鼐连年为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以及全国考古训练班,亲自讲授考古学通论和田野考古方法,手把手传授考古发掘的理念与技能,从而成为考古学界公认的一代导师。

  夏鼐主持国家考古研究机构三十余年,为推进中国考古学的全面发展和学科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坚持考古研究的基础是田野工作,注重考古发掘的科学水平,切忌“挖宝”思想;亲临现场进行具体指导,认真审阅考古报告。他又及时总结各地考古工作的收获,并在关键时刻拨乱反正,引导大家明确学科发展方向,避免误入歧途,因而被誉为中国考古学界的引路人和掌舵者。而他个人在百忙之中进行的学术研究,则具有学识渊博、视野广阔、治学谨严的特点,在考古研究的许多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