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吴宓:一生恨未成小说
//www.workercn.cn2017-02-24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更多

  “窃尝谓人之一生,总当作成诗集一部,小说一部。一以存其主观之感情,一以记其客观之阅历。”1935年,吴宓自编《吴宓诗集》出版,在《编辑例言》中,他透露出要写一部长篇小说之意。

  吴宓一生性格矛盾:留学美国,竟成国学大师;外表古板,可私下绯闻不断;反对说谎,自己却虚报年龄;向往真情,却对毛彦文反复无常……吴宓与胡适、鲁迅、梅光迪、沈从文等人均有过摩擦。吴宓的学生贺麟、李健吾、曹葆华“相率叛我弃我而归于敌方”,他的另一学生钱钟书曾说:“像他这种人,是伟人,也是傻瓜……最终,他只是一个矛盾的自我,一位‘精神错位’的悲剧英雄。”

  吴宓反对白话文学,却独爱小说,他称《子夜》“笔势具如火如荼之美,酣恣喷薄,不可控搏”。上世纪60年代,吴宓读了茅盾几乎所有小说。

  1940年,吴宓在日记中写道:“晨至夕,连读老舍著《骆驼祥子》小说,甚至感动。以为此小说甚佳,脱胎于《水浒》,写实正品。”甚至说“法之Zola(左拉)等实不及也”。

  然而,吴宓最终未写出他的小说,甚至也未写出一部与他才华相匹配的专著,堪称遗憾。

  上了梅光迪的贼船

  1894年,吴宓生于陕西泾阳,比胡适小3岁。

  吴家是地方望族,世代书香,7岁时吴宓曾在上海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在陕西宏道高等学堂就读,该校聘有日本教师。故吴宓旧学、新学功底均称扎实。

  17岁时,吴宓考入清华学堂(按规定,只招15岁以下学生,吴宓私自将年龄改小2岁,得以录取),当过班长,参加过学潮。1916年,吴宓准备赴美留学,因体检未过关,在清华又呆了一年,1917年7月,吴宓到了美国。

  吴宓原想学化学工程,但清华学堂校长周贻春认为吴文学功底好,让他去学英国文学。

  到美国后,留学生们听说吴宓来美国学“文学”,均以怪物、废物视之,让吴宓倍感压力,加上吴宓所在大学几无华人,因此郁郁寡欢。

  恰在此时,梅光迪伸出“友谊之手”。

  梅光迪与胡适同乡,二人在美国西北大学是同级,关系密切。胡适主张文学革命,曾写诗给梅光迪说:“神州文学久枯馁,百年未有健者起,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但梅光迪想单独开宗立派,回信说:“能合中西于一,乃吾人之第一快事。”

  见解不同,胡适与梅光迪分头拉人。胡适曾说,自己激烈反对传统,完全是被梅“逼上梁山”。

  因《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瞬间红透中国,梅光迪极感嫉妒,为扩大山头,便去拉寂寞难耐的吴宓加入文化保守派阵营。吴宓果然被梅光迪说服,表示:“今后,我当鞍前马后,唯君命是从。”

  傻进不傻出的“自上尊号”

  在梅光迪帮助下,吴宓转投梅光迪所在的哈佛大学,拜在著名学者白璧德门下。白璧德主张继承传统人文精神,吴宓追随他3年,从此视新文化运动为寇仇。

  1921年,回国后的梅光迪自感势单力孤,写信要吴宓也回国,共同编纂《学衡》杂志,并给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系找了个职位,但工资太低,只有160元。

  此时吴宓离毕业还有一年,且已答应回国后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工资要高得多,但吴宓还是决定去帮梅光迪。

  1922年1月,《学衡》月刊正式在南京面世,创办者为梅光迪、吴宓、胡先骕、刘伯明、柳诒徵等7人,梅光迪表示:“《学衡》杂志应脱尽俗氛,不立社长、总编辑、撰述员等名目,以免有争夺职位之事。”

  可从第3期开始,吴宓擅自在《学衡杂志简章》中加入了“本杂志总编辑兼干事:吴宓;撰述员:人多,不具录”,如此“自上尊号”,引起梅光迪、胡先骕等人不满,“曾讽责宓,宓不顾,亦不自辩。以后《学衡》杂志社亦未再举行会议”。

  吴宓在日记中自我辩解说,三国时曹操、刘备和孙权不都是自加尊号吗?“先有其功,后居其名,故毅然自取得之”。

  《学衡》组织松散,创办者都是兼职来做,吴宓付出较多,但此举大有排挤之嫌。第二年,梅光迪不再供稿,且对外宣布:“我与此杂志早无关系矣!”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