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李华英:经堂里走出的翻译家(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1-17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李华英的部分翻译手稿

  李华英夫妇已携手走过60余年

  年轻时的李华英夫妇

  他是《人民画报》阿拉伯文编译室的老主任,中国阿语届的权威,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众所周知,阿拉伯语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语言之一,但他从未接受过正规外语专业的教育,他的第一份工作更是与阿拉伯语全无关系,而是遥远的柴达木盆地里一间小邮局的汇兑员……他叫李华英,一位出身河南普通农家的回族学者。

  “别写我,写我的两位老师”

  初见李华英先生,那是个面色红润,有两道浓眉的老人。他远远就迎出了门外,向我伸出一双温热有力的大手,“外面冷,快进屋来。”

  像很多回族人家一样,李华英的家特别整洁,一尘不染。客厅里除了墙上的《古兰经》装饰盘和阿文书法作品,最惹眼的就是一幅放大的彩色结婚照:一对相貌好看的年轻夫妇,坐着的男子身穿笔挺黑西装,一张英俊的国字脸,显然是年轻时的李华英;站着的女子身材窈窕,穿一袭红地白花旗袍,戴着玉镯,一双大眼睛让人一见难忘,酷似电影明星姚晨——那是李华英的夫人李进先,两人结婚至今,已经65年了。

  老太太也显得年轻,高身量、大嗓门,敞怀穿件绛紫色花的中式棉袄,穿梭在客厅和厨房间给我们添茶、端水果,带着笑,用浓重的乡音指着李华英嗔怪:“这老头子,就是话多!”——《潜伏》里的翠平如果老了,一定就是这个样子。

  照片上这对漂亮洋气的年轻夫妇,其实都来自河南沁阳的一个回族小村庄。

  李华英的启蒙教育来自于父亲李文明——一位粗通文墨,但对伊斯兰教经学造诣颇深的宗教职业者。父亲略懂阿语,家乡的经堂教育,为李华英打下了阿语的基本文法、句法和修辞基础。

  李华英还上过一年国民党办的普通中学。“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时至今日,老人还能语调铿锵地流利背诵孙中山的“总理遗训”。“前些天我见到一个老同学,叫李紫金,她现在在地质大学当博导了,一见我就说:‘我还记得你当年穿了件蓝色的背心,还在背后用粉笔自己写了四个字——精忠报国。’”

  李华英始终有颗不安于室的心,1954年,已经在老家成家的他考上了北京的回民学院阿拉伯文专修班。第二年,借着亚非会议召开的东风,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在阿专班的基础上成立了。首批24名学生,都是从全国各地考进来的尖子生。前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是李华英的班长。

  经学院一个月有24元的助学金,比当年普通大学生每月12元5角的助学金几乎翻了一番。学校一年还给大家做两套衣服,一日两顿正餐至少是两菜一汤。

  比起舒适的学习环境,更让李华英感觉幸福的是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每每提到自己的老师们,李华英总是关不上话匣子:“别写我,写我的老师们吧,他们才是值得纪念的人。”

  伊斯兰教历来崇尚学习,穆罕默德有句名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民国时,几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大阿訇兴起了“中国回教文化运动”。顾颉刚曾总结这个运动的几大要素:在回族同胞中普及汉语言文化;改革传统经堂教育;在回族社区兴办洋学堂;创办回族新闻媒体;增强回族的国家观念;翻译伊斯兰教经典,以及向阿拉伯国家选派留学生等。

  回教文化运动培养了一批爱国爱教又有极高文化素养的大阿訇,包括著名的四大“抗战阿訇”——达浦生、哈德成、王敬斋、马松亭,其中,达浦生和马松亭担任了经学院的正、副院长。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四位埃及老师,确保学生们受到最好的教育。学校的课程中不但包括阿拉伯语文选、语法、修辞学、教法学以及《古兰经》等伊斯兰教基础知识,还有中国古典文学等课程。

  李华英最崇敬的老师叫庞士谦,同为沁阳老乡,李华英对庞士谦有特别的亲近感。抗战期间,身在埃及的庞士谦阿訇正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爱资哈尔大学任教,并被聘为国王的东方事务顾问。他利用一切机会,在遥远的北非为祖国的抗日战争鼓与呼。李华英特意找出庞士谦的照片给我看:“是不是很像孙道临?哎呀他真是好看,气派极了。我还记得,在教子胡同北口,一大片十几间房的产业,都是他家的。”

  然而,1958年,庞士谦阿訇被打成右派,不久就告别了人世。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