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蔡皋奶奶捞出童谣里的月亮(图)
//www.workercn.cn2016-09-05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30年画儿童绘本首次办展览,近20万参观者看得入迷

蔡皋奶奶捞出童谣里的月亮

  ▲《晒龙袍的六月六》绘本封面。

  ◀蔡皋已经年届七旬。

  “为什么最近大家都要来采访我?”蔡皋不解地问。蔡皋已年届七旬,别人向她问好,不管对方年龄大小,她都会像孩子一样“腾”地一下站起来。她的头发花白,但那双快乐的眼睛盯着你的时候,有瞬间融化你的力量。

  “月亮粑粑——蔡皋的艺文世界”特展刚刚在长沙落幕,蔡皋的代表性绘本作品《晒龙袍的六月六》《百鸟羽衣》《宝儿》《月亮粑粑》等,让大小观众看得入迷,一个半月近20万人观展,日高峰流量甚至达到9000人次。上月底,蔡皋多部作品版权输出签约仪式也在京举行。蔡皋用了大半生,才等来如今的盛况。

  现在的外婆打麻将去了

  她却想让童谣黏住孩子

  这几十年,蔡皋创作过的绘本作品有40余部,其最新两部作品是童谣绘本《月亮粑粑》和《月亮走,我也走》。蔡皋说,这是为了“月亮粑粑”展览,今年5月才完成的。

  “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爹爹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一千年前的长沙细伢子细妹子就唱过这个童谣。还有这首“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提花篓。一提提到大门口,大门口,摘石榴。石榴三层油,三个姐姐会梳头……”蔡皋说,画《月亮粑粑》《月亮走,我也走》是想到了小时候外婆唱的童谣,“现在的外婆都去打麻将了,不给孩子唱童谣。其实童谣是我们的摇篮,是孩子的第一口奶水,我真想让童谣黏住孩子一辈子。”画童谣绘本,她特意强调构图简洁,设色单纯,希望这种干净的画面,将大家带回到童年世界,忍不住唱出绘本上的这些童谣。

  早在1986年,蔡皋就开始学习做绘本。那时候她已调到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当编辑,这家出版社有个传统,鼓励编辑进行创作,每年都有一个月的创作假。蔡皋幸福地回忆道,“我有创作假了,这是最好的职业。要知道从前在乡下当老师搞创作,是要扣工资的。”

  “不管东南风、西北风刮过来,你具备一种基本的定力,就不会跟风。”多年来,蔡皋一直这样坚持。她回想起自己早年画安徒生《海的女儿》时的情形,当时流行线描画,色彩也讲究鲜亮。但蔡皋的画显得调子有些灰,在当年并不流行。她比划着说,那时她画的还都是小画,横不超过三个食指长,竖不超过三个大拇指长。画皇宫里的结婚场面,要画几十个人,她就用小钉子一样的笔细细地画。

  蔡皋的绘本生涯中,有过几次标志性事件,尽管这些事件很多人至今都没有听说过。1993年蔡皋的《荒园狐精》获第14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儿童图书展“金苹果”奖。蔡皋说,对图画书而言,这个奖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当年是零的突破。她画的是她喜欢的聊斋故事,书中主人公宝儿的眼睛在她的笔下会变色,一会儿是蓝的,一会儿是黑的。但那时国内绘本还没有市场,很多书都被当作废品卖掉。

  另一桩事件当属她与“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合作《桃花源的故事》,那是2002年的事情。蔡皋回忆说,“比如渔人的形象、年龄等,松居直先生给过我很好的建议。”她还记得,松居直先生很推崇中国传统绘画留白的处理,认为画得太多太满对儿童的想象展开不利,“《桃花源的故事》中那条留白的、贯穿始终的水路即是这种处理的结果。”而留白这种手法,至今蔡皋还在使用。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