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走出彩云琉璃与离散破碎的人生,杨绛去团圆了
//www.workercn.cn2016-05-3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5月25日,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钱锺书之妻、钱瑗之母杨绛;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杨绛,走完了她彩云琉璃与离散破碎的一生,圆了她“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的心愿。

  “我们失去了一样珍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对《工人日报》记者说。在他看来,杨绛先生的文学作品是需要细心品读的,她的文字并不热闹,也谈不上风起云涌,但她却着实维护了白话汉语的尊严——把白话写到了古文那么简洁、有力。在波澜不惊之下,却有很多内容是值得回味、咀嚼的。可以说在语言运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绕不开杨绛,更绕不开钱锺书,偏巧他们还是一对拥有无数传奇故事的伉俪,连八卦史、风流史都逃不开了。知识界对杨绛的推崇也传递给了广大民众,而广大民众虽然不一定读了《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等,更不知道她在戏剧、翻译上的造诣,但是也乐于品评这位传说中完美女神。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的人生便是充满了彩云与琉璃。生在优渥的家庭、接受最好的教育,早年成名、一生创作成绩斐然,嫁给大才子钱锺书,生了天资超群的女儿……而一切美好之后,又是一地的支离破碎,她经历了提心吊胆的岁月,又孤独地走了近20年。如今,她去奔赴天国的团圆,对她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毫无留恋的解脱。

  在网络各式喧嚣的祭奠、评点、八卦纷纷沉寂下来之后,我想到了杨绛的那句话:好多人实在是“想得太多而读书太少”。这场网络“高规格”的送别,裹挟着多少真情多少假意,实在无法深究。我们更需要静下来去读读杨绛的文字,去在作品中完善对这位百岁老人的认知。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她给留下了一笔巨额的精神财富,为人为文,都有我们可借鉴之处。与其凑热闹地摆蜡烛,发朋友圈,不如好好读读书,这才是先生对后人的希冀。(苏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