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钱理群向青年告别:自己片面的启蒙反而害过学生
//www.workercn.cn2014-12-22来源: 新京报
分享到:更多

  12月12日,钱理群先生在“《钱理群作品精编》系列出版座谈会”上向学术界告别,引起广泛而热烈的回响。昨日下午,钱理群在三联书店以“我与青年”为题再次演讲,意在向青年告别。

  以下为部分演讲实录。

  我是站在80后这边,我就起来为80后辩护。我的说法也很特别,我说从我的研究出发,我研究中国百年历史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代人都不满意下一代,而且不满意的理由都差不多。

  我记得一次上课后,有一个学生跟我说钱老师我太喜欢你的课了,听完课一星期里我们寝室里全是你的声音。我一听,说“糟了”。也就是说我控制了这批学生,他的思想跳不出我进课的范围,这和我的初衷非常不一样。

  我在台湾讲,坦白讲在大陆跟青年见面我是戴着面具,包括今天在内,我并没有把心里所有的话全部讲给你们听,我最重要的思想可能没有说。什么原因?就是害怕影响你们,害怕误导你们。

  —钱理群

  一个说法

  几乎每一代人都不满意下一代

  2002年我在北大退休前最后一批学生是1980到1983年出生的学生,这样我就有机会接触了80后的学生。但我真正关心80后的学生是退休以后,2006年到北大演讲题目就是“如何看待80后这一代”,也就是说我2006年开始关注80后的学生。是因为我看了《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报告讲了两点引起我的注意,第一据统计现在80后的青年有2亿人,这把我吓了一跳,2亿青年,而且他们要成为国家的主导力量,这批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另一方面,当时围绕着如何看待80后,社会上有一场争论,或者说社会和80后自己有一场辩论。社会上这么评价80后,说80后的特点,一是生活离不开网络,一是重视外表,讲究穿着,这个80后自己大概也认可。但问题如何评价?社会上说80后永远以自己为中心,道德观念、是非观念、责任感不强,总是高估自己能力等等。而80后不服气,他说我们非常阳光,哪像你们那样?因此80后就提出呼吁,请别误读青年。

  你们可以想见,我是站在80后这边,我就起来为80后辩护。我的说法也很特别,我说从我的研究出发,我研究中国百年历史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代人都不满意下一代,而且不满意的理由都差不多。

  当年五四的一个代表人物刘半农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老实说了》,他瞧不上30后的人,30后的人第一不爱读书,又喜欢骂人,30后的人就跟刘半农吵得一塌糊涂。我是30后出生的,大概就属于刘半农不满意的,又不读书,又爱骂人的人,但现在我不是成了大家心目中尊敬的人了吗?所以我就得出结论,为下一代人担心实在是杞人之忧,每代人都有自己的问题,但既不能看得太重,而且最终得靠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一是要相信青年,二是要相信时间,这是我的两个基本信念。

  2006年到现在八年,八年后人们对80后的评价大不一样了,80后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且社会已经承认他们了。倒是80后又有资格来批评90后了,理由也差不多了,你们不读书又喜欢骂人。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