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李华堂:做最忠实的千两茶制作技艺守护者(图)
//www.workercn.cn2014-07-15来源: 大连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李华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两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年届86岁,依然精神矍铄,腰板挺直。

围在李华堂老人身边,静静聆听他讲述过去的事情。

 

李华堂师徒在灌茶。

李华堂在自己制作的千两茶上签上名字。

李华堂在指导徒弟做茶。

李华堂与儿子李显全(右)、李鹤其(左)合影。

年过七旬的李华堂老人依然亲自上阵压制千两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旅。但是,当一个人的人生之旅足以影响到一个行业的变迁时,人生的力量和价值,就烙上了时代的特殊印记。毫无疑问,李华堂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千两茶属黑茶类,其工艺发源、传承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境内,有190多年历史。茶农在百两茶的基础上,独创出千两花卷茶(按老秤计算重量为1000两)。

  千两茶被誉为“世界茶王”,其命运曲折跌宕,数度中断生产又得以恢复。新中国成立至今,千两茶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重要历史阶段:1953年-1957年、1983年以及1997年至今。有一位老人见证并亲身参与了千两茶近60多年的发展,也是唯一一位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节点的千两茶制作人,他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两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华堂。

  日前,笔者采访了这位制茶技艺精湛,却生性淡泊宁静的86岁老人,在聆听他讲诉过去事情的背后,感受其艰辛、执著与顽强,窥探千两茶的历史变迁。

  天赋异禀,练就了一身千两茶制作技艺

  1928年,李华堂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小淹镇。“华堂”两字,正气凛然,一个颇具时代特色的名字,反映了父辈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李华堂说,安化是一个人口大县,山多地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这里他度过了动荡的幼年、少年、青年时代。战争给他们带来的是贫困交加的生活,他很体谅父母,养活全家成了他人生最初的质朴追求。

  1951年,二十岁出头的李华堂已长成一米八的个头,身体结实,相貌堂堂,浑身充满朝气的小伙子。一天,邻居问他有没有兴趣去江南茶场工作,可以的话第二天就带他去面试。年轻的李华堂觉得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工作虽辛苦,但收入稳定,决定试试。

  李华堂回忆:当时总厂设在江南,分厂在小淹白沙溪口(即现在的白沙溪茶厂),茶厂招工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面试者必须挑300多斤重的铅板围着车间走3圈,合格者才录取,否则就被淘汰。当邻居把他推荐给茶厂领导时,看到他身材高大、膀大腰圆,当场就破例免试录取了他。

  “千两”茶,即花卷茶,清朝道光年间(1820年前),安化酉州制作第一支花卷茶(即百两茶)。相传,而后的同治年间,晋商与边江刘氏踩茶师合作探索,改百两花卷茶为千两茶。后来在安化,只有边江村的刘姓家族掌握“千两茶”制作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给人们带来了建设国家的空前热情,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纷纷毫无保留地把绝技无私贡献给国家,千两茶制作完全打破了“传子(媳)不传女(婿)”的传统习俗,加上黑茶主要供给边疆,不允许私人做茶销售,1952年,在上级的指示下,白沙溪茶厂推广“千两茶”技术,以造福社会,刘家后人进厂带徒传艺,无私奉献。使得这一加工技艺为白沙溪工人掌握。

  李华堂作为茶厂重点培养对象被安排学习千两茶技艺,当时指导李华堂的师傅中有从边江村出道的刘连保。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