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世界屋脊的“天路鸿雁”-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穿梭在世界屋脊的“天路鸿雁”

2020-07-02 08:29:4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西宁7月1日电(记者耿辉凰)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出发,沿青藏公路向南走,绵延千里的昆仑山脉此起彼伏。翻越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和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口,来到唐古拉山镇。这条长约50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路线,揽投员葛军,一走就是十年。

  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市分公司的邮件分拣大院里,身穿绿色邮政制服、皮肤黝黑、身高一米八的葛军,将满载邮件的麻袋熟练装上分拣车,从分拣大院来到投递班的办公室。

  2009年,格尔木至唐古拉山镇的邮路开通,这条为沿线的保护站、泵站、兵站、机务站、养路段和居民等服务的邮路,被当地军民亲切地称为“鸿雁天路”。葛军介绍,“鸿雁天路”目前在青藏公路沿线设立有22个邮件交接点,每周揽投一次,走一趟需要两天时间。

  2010年9月到2020年3月,葛军载着报纸、信件、包裹还有沿路乡亲们的期盼,穿梭在这条“鸿雁天路”上。十年间,在这条邮路上,他累计行驶5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12圈多。这条路上的用邮客户,亲切地称他为“葛大爷”。

  来自甘肃省的田斌是葛军的老朋友了,28岁的他曾在沿线部队里的炊事班工作,转业后选择留在当地,开了一家小商店。“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我网购的货品不管有多重,‘葛大爷’都会帮我搬进店里,有时买的近百斤重的汽车配件,他也会帮我搬到需要的位置。平时免费帮着捎东西的次数就更多了。”提起“葛大爷”的好,田斌可是滔滔不绝。

  在年平均温度零下六摄氏度、大气含氧量仅有海平面43%的高海拔地区,长时间开车、搬运邮件,十年来周而复始的辛勤工作,除了感冒、肩周炎、胃病、心脏病等“职业病”外,他显得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

  “别人都管我叫‘葛大爷’,可能是因为我太显老了吧。”44岁的葛军咧嘴笑起来,露出的一排牙齿里有几颗不见踪影,嘴唇看上去有点发紫,一头短发也已变白。

  葛军是一名“邮四代”,也是一名有22年党龄的老党员。“我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邮政人,祖父和父亲是共产党员,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当兵时,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离开军营,我又接过了父辈的邮包,成为一名邮政人。”葛军自豪地说。

  “早些时候也干过窗口工作,但我喜欢和人面对面,心交心。看到客户们接过邮件时的喜悦,听到他们的那句‘辛苦了,谢谢!’,我尤为幸福。”

  跑“鸿雁天路”邮线,是葛军主动提出的。他说:“单位在昆仑山上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传邮万里’,作为邮政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除了帮忙搬货捎物,只要有需要,葛军都会伸出援手。帮助自驾游客拖车、修车,为沿路的乡亲们提供搭便车服务,拿着收件地址不清楚的邮件在大雪中挨家挨户询问, 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将其转移到附近的保护站……

  十年来,“葛大爷”自己也不知道在这条邮路上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他却自豪地说:“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段美好的记忆,终生难忘。”

  因为身体原因,今年3月,葛军暂时告别了“鸿雁天路”,调整到格尔木至察尔汗的邮路。但作为“鸿雁天路”投递班的一员,他将自己在这条路上积累的酸甜苦辣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同事们。

  “都说‘鸿雁传书’,在这条邮路上,我就是一只鸿雁,希望自己还能再飞几年。”葛军说。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刘国梁:再造大满贯

    从21年前夺得大满贯,到以教练身份培养出张继科、马龙等大满贯选手,再到如今为世界乒坛创造新的大满贯赛事,新角色、新使命赋予了刘国梁新的挑战。

  • 流量明星肖战孟美岐“中枪”

    电影业因疫情还处于停滞状态,但对佳作的表彰和对烂片的吐槽仍在继续。昨天下午, 一年一度的第11届中国电影金扫帚奖举行线上颁奖典礼,《上海堡垒》《诛仙Ⅰ》《下一任:前任》当选“最令人失望影片”,肖战和孟美岐凭借《诛仙Ⅰ》分别获得最令人失望男女演员奖,不过没有任何一位获奖者来到现场或以连线方式领奖。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她在小那么村做成了“小那么茶”

    前不久,浙江农林大学16级本科生许巧盼凭着一份专业的创业实践报告毕业了。她没有写毕业论文,一手创建的公司成为她大学四年来学习成效的证明,通过了学校答辩委员会的评审。

  • 山东青岛胶州食用菌协会会长匡永帅:小蘑菇闯世界

    好产品要有好的销售渠道,这是青岛胶州食用菌协会会长匡永帅一直秉承的理念。2011年大学毕业回到胶州后,他带领200多名社员种植蘑菇、培养菌棒,把蘑菇、菌棒销往韩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他以销售牵头,逐渐让胶州蘑菇走进了国际市场。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