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12年前汶川救灾 12年后有望登顶珠峰-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陈刚:12年前汶川救灾 12年后有望登顶珠峰

2020-05-19 07:46:2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拉萨5月18日电 题:陈刚:12年前汶川救灾 12年后有望登顶珠峰

  18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冲顶组名单宣布,国测一大队副总工程师陈刚在列。参与过汶川地震救灾,登顶过三个大洲的最高峰并徒步到达过南、北极点,如今,这名49岁的测绘科研工作者又将向珠峰峰顶发起挑战。

  但当记者联系到正在珠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等待登顶窗口的陈刚时,他却表示:“外界普遍关心我们能不能登顶,谁能登顶。但我们最在乎的,是能不能精确地拿到各项数据!”

  陈刚说,这是责任,也是初心。

  汶川的人生转折

  初见陈刚是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长年在高海拔野外工作,他又黑又瘦,但双眼炯炯有神。即便在50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他说起自己的研究课题时也语速极快、毫不气喘。

  陈刚说,此次参与珠峰测高的缘由,与自己已从事了10多年的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监测有关。

  “关于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演化过程,国内外学术界仍有许多争论。而珠峰是反映印欧板块相互作用现状的敏感指示器,其精细坐标、高度长期受到国际关注。这些地表的形变和地下的运动有直接关联。”陈刚说,尤其在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后,对珠峰地区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很有必要。

  陈刚对地壳运动监测研究的执着,始于12年前的汶川。

  “我当时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作,震后,专家组连夜赶赴灾区。”陈刚说,他们在龙门山断裂带5个受灾严重的县工作了40多天,条件比在珠峰还艰苦。但为了给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基础测绘资料,他们必须在震后第一时间到达很多关键点位进行测量。

  “有些地方山高路险,当地人说他们多年前打猎都不去,我们还是带着仪器和帐篷就进去了。”陈刚说。

  也是在汶川的经历,让从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多年的陈刚,当年就开始转向测绘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我无法忘记在震区见过的老百姓和他们的眼神。”12年后,在珠峰登山大本营回忆起汶川地震救灾的那些画面时,陈刚眼圈通红,“我们地学相关科研工作者,应该对这些灾害了解得更多一些,应该把灾害监测预报作为历史使命看待。”

  “哪怕这一代人预测不了地震,但我们一直坚持下去,总会有一代人能成功。”他说。

  追踪大地如何运动的人

  从汶川返回后,陈刚和同行专家们立刻参与到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II期项目中。2012年,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国家验收,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60个连续观测站和2000个流动观测点。

  这是世界上性能指标最先进的三大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之一,可利用卫星观测等高科技手段,监测地壳的微小运动,为地震预测、大地测量、气象预报和地球科学研究等提供科学数据。

  因为这个项目,从南海的岛礁到西北的沙漠,陈刚10年内跑遍了大江南北。有一年在西藏羌塘无人区,他们深入腹地开展冰峰测绘时,三台工程车每天都会有一台跑出故障。

  他,成了追踪大地如何运动的人。

  “有一个地壳观测点就在珠峰登山大本营。”陈刚说,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下方有一个永久观测点。陈刚每年都要造访这里,对其高程、平面位置和重力值等要素进行测量。

  2015年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波及珠峰地区。冒着余震,陈刚团队对珠峰北坡地区距震中300公里范围内的观测点进行了跟踪测量,并启动了2015年尼泊尔地震对珠峰地区垂向变化影响的研究课题。通过融合多种大地测量技术,团队4年的持续研究成果和欧空局卫星的观测结果整体相符。

  “作为世界‘第三极’,珠峰的显著变化与南北极一样,对全球地学研究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陈刚说,“而且珠峰一直以来就是板块运动的活跃区域。作为测绘科研工作者,一次次重返这里义不容辞。”

  珠峰上的初心

  2020珠峰高程测量中,陈刚被编入了测量登山队冲顶组,有望以科学家的身份登顶测量。他与比自己小十几、甚至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同参与体能和登山训练,攀登至珠峰海拔7000多米的地方进行拉练。

  “这圆了我的一个梦。”陈刚说,自己学测绘出身,也在老测绘人的身上找到了最初的人生追求。

  大学期间,陈刚去过一次三峡库区,在那里见到了3名十几年如一日监测新滩滑坡的测绘前辈。

  “我们从宜昌乘船两天后才抵达那个江边的小山村。”陈刚说,“我那时觉得科学工作者就应该找个最艰苦的地方扎根,哪怕是在山沟沟里,只要能把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成功,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陈刚1991年大学毕业前夕,正逢国测一大队受到国务院通令嘉奖,被授予“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荣誉称号。学校邀请老队员做了一场报告会,多次提到了1975年的珠峰测高。陈刚听后热血沸腾,直接给西藏测绘部门写信要求进藏工作。

  “‘烈火炼真金’,我在信里真这么写了,也是那会儿年轻人的心声。”陈刚说。

  虽然未能如愿,但辗转十余载后,他还是与这片高天厚土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面对有可能登顶世界最高峰的机会,陈刚却一再说,登顶从来不是自己的目的。他此前参与过攀登全球七大洲最高峰和徒步南、北极点的项目,最关心的也是能在多个地理标志点进行测量。在珠峰的前期拉练里,他在几处营地进行重力测量时,不厌其烦地提醒年轻队友,要珍爱仪器,确保测出的数据完整。

  “珠峰北坡位于中国境内,我们有责任及时、透彻地了解。”陈刚说,这也是中国测绘科技工作者对世界做出的贡献。(记者多吉占堆、边巴次仁、王沁鸥、魏玉坤、武思宇)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王凯 “缝隙”中求创作 点线面塑人物

    2015年,电视剧《琅琊榜》凭借引人入胜的剧情、精致考究的细节赢得观众喝彩,同时也打开了古装剧“新世界”的大门。《琅琊榜》“出圈”的同时,剧中饰演靖王萧景琰的演员王凯凭借这一角色一炮走红。

  • 奥运冠军钱红:领着“旱鸭子”变成“小飞鱼”

    20多年来,开办游泳学校和俱乐部,推广普及游泳运动……就像做运动员时一样,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用心做,钱红想要让更多人从“旱鸭子”变成“小飞鱼”。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谭继文:择一事 终一生

    “用思路打开出路。搞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要不断学习,持续创新,成果都是钻研出来的。”这是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谭继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 全国人大代表王士岭:传承沂蒙精神,携手共同战“疫”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兰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士岭坐不住了。“战争年代,沂蒙老区人民无私支援前线,疫情之下,我们要传承沂蒙精神,携起手来,共同战‘疫’。”王士岭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更要打头阵,当表率,作贡献。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