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连续两年被重点督办的“工匠委员”-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张恒珍坚信,收集一手资料、倾听一线声音,发言才更有分量

提案连续两年被重点督办的“工匠委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维砚
2020-05-09 07:13:35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茂名石化首席技师张恒珍一边紧盯安全生产,一边抽空下基层调研。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调研笔记和履职体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茂名石化的生产线并没有停止运转。张恒珍主动请缨加入抗疫战场,每天配合车间做好班组职工思想动员,消除心理焦虑。

  张恒珍和其他政协委员围绕“护航民营经济”联名提交了一批提案。其中,《关于应对疫情政策优惠精准发力,助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提案,得到广泛关注。

  “收集一手资料、倾听一线声音,发言才更有分量。”张恒珍格外珍惜每一次发声机会。

  去年全国两会,张恒珍带了两份提案,其中关于“加快推进区域性危废固废处理处置中心建设”的提案,呼吁解决危废处置难题,引发广泛关注。2019年6月,张恒珍作为提案委员在贵阳参加了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重点提案督办调研。

  这已经是张恒珍的提案第二次被重点督办了。2018年她递交的《弘扬工匠精神充分调动和保护技术工人积极性》提案,也曾被重点督办过。

  危废处置是不少石化企业面临的难题,这也是张恒珍关注“进一步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初衷。“简单地说,就是把满足要求或经过预处理后满足要求的固体废物投入水泥窑,在生产水泥熟料的同时,实现对固废的无害化处置。”张恒珍解释说,包括医疗垃圾在内的危废物,都可以通过水泥窑处置。

  履职几年来,张恒珍深切感受到,身为政协委员要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每次调研走访,她都是最爱提问的那个人。在一次次的提问中,她把危废处置的行家里手拉入了自己的“朋友圈”。

  “目前,进行垃圾预处理的企业少之又少,有较高回收价值的垃圾先期就会被回收,运到水泥企业的垃圾热值普遍较低,回收利用价值也不高,这使得处理城市垃圾难度加大、效益降低。”张恒珍认为,健全垃圾分类产业链已是当务之急。

  眼下,张恒珍正在为完善今年的提案做最后的冲刺。“细化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共渡难关”“制定实施细则,保障中医药学在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中与现代医学具有同等地位”……

  采访手记

  接“地气”才有底气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维砚

  在众多荣誉和头衔里,张恒珍最重视的还是首席技师称号。她喜欢工友们叫她“张师傅”。

  翻开她的履职日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危废固废处置始终是关键词。梳理相关提案可以发现,从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到提出建议,不仅内容接地气、击中问题要害,而且逻辑性强、有可操作性。

  提案“给力”,需要委员努力。为了把情况摸清楚、弄明白,张恒珍总会在笔记本上列出一长串问题,在提问和回答中,不断打破自己的知识盲区;为了让解决方案更精准、更具体,她乐于走访基层调研,搜集“冒着热气”的职工之声,倾听权威专家的意见建议。

  接“地气”才有底气,这是这位“工匠委员”的感悟。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体育榜样 激励青年一代

    近日,在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中,中国女排队长朱婷和冬奥会冠军张虹榜上有名。一位是世界冠军队伍的“定海神针”、女排精神的传承者;一位是在国际体育组织等新的人生赛场发光发热的功勋运动员——两名中国体坛的“青年榜样”,成为青年体育人奋勇争先、为国争光的最好写照。

  • 胡汉三扮演者刘江去世 享年95岁

    5月1日早上4点左右,八一电影制片厂老艺术家刘江在睡梦中与世长辞,享年95岁。刘江曾出演《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突破乌江》、《谭嗣同》、《屠城血证》等,因演反派“胡汉三”广为人知。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创业者董良:从梳子中捕捉华夏5000年的文化气息

    “汉唐时期的梳子以大漆为主,到了宋代则以竹木为主,梳柄也从马蹄形逐渐发展为弧形。”说起梳子的历史,董良如数家珍。在河北省青县的大运河红木小镇,记者见到了正在制作梳子的董良——一个对梳子痴迷的大男人。今年39岁的董良从小喜欢美术,大学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他进入北京一家广告公司,很快从一名青涩的大学生晋升为主管。

  • 水往高处“流”——“80后”企业家陆明伟“送水”上山记

    身着T恤牛仔裤,脚踩一双登山鞋,从云南临沧返回昆明的路上,车程8小时,39岁的陆明伟睡着了。刚刚结束在贫困山区一周的实地考察,陆明伟打算到昆明稍做休整。自2016年起,陆明伟的科技扶贫项目走进云贵山区,为突破这一瓶颈带来了希望——不用电、不用油,运用自然能提水技术,将安全、清洁的生产生活用水送入千家万户。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